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损人的四字成语

张伟 发布于:2024-08-16 编辑于:2025-05-03 08:48:58 14161

损人的四字成语

1.利己损人

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2.损人害己

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3.损人利己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4,损人肥己

犹损人利己。

5.损人益己

6.损人安己

损人利己

7.损己利人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8.损人不利

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9.损之又损

形容极为谦虚。

10.损公肥私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11.损兵折将

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12.繁华损枝

华:花。繁盛的花朵有损于花枝。比喻文采太华丽,将损及文章内容。

13.益上损下

有益上层的人,损害下层的人

14.有增无损

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15.进退损益

增减变动。

16.亏名损实

亏:损耗。名和实都受到损失

17.损己利物

损:贬损;物:自己以外的人。克制自己,利于别人

18.损上益下

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

19.有损无益

损:减少,损失;益:增加,益处。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

20.损本逐末

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21.损军折将

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22.消损白日

消:耗费;损:减;白日:时光。耗费时光

23.香消玉损

见“香消玉碎”。

24.摭华损实

摭:摘取;华:同“花”。摘取花朵,损失果实。比喻只重表面,忘记实质

25.七损八益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

26.斟酌损益

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27.求益反损

为了得到好处,反而招来祸害。

28.跌打损伤

泛指人因跌、打、磕、碰等原因而受的伤

29.欲益反损

益:得益;损:损害。原想有所得益,结果反受损害。形容事与愿违。

30.七损八伤

形容损伤惨重。

31.蕙损兰摧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形容付出真心被践踏的成语

成语"心如刀割"形容的就是付出真心被践踏的痛苦感受。这个成语意味着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就像被刀割一样。它描述了当一个人真诚地付出了自己的感情、关心和努力,却被对方无情地伤害、背叛或忽视时的心理状态。

这种感受让人感到无助、痛苦和失望,同时也让人对人际关系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珍惜那些对我们真心付出的人,并警惕那些可能伤害我们的人。

损人的四字成语

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的成语积累

三年级下册荷花里的成语:

初发芙蓉、亭亭玉立 、玉洁冰清、含苞待放、出淤泥而不染

一、初发芙蓉

白话释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

朝代:南朝梁

作者:钟嵘

出处:《诗品》卷中:“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翻译:诗就像刚开放的荷花,颜色装饰地十分工丽。

二、亭亭玉立

白话释义: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朝代:唐

作者:李百药

出处:《北齐书·徐之才传》:“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翻译:距离好几丈,高耸直立

三、玉洁冰清

白话释义:象玉那样洁白,象冰那样清净。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

朝代:汉

作者:桓谭

出处:《新论·妄瑕》:“伯夷叔齐,冰清玉洁。”

翻译: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

四、含苞待放

白话释义: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朝代:清

作者:李汝珍

出处:《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

翻译:又命令摧毁花使者,来去保护着,等待花苞吐萼的时候

五、出淤泥而不染

白话释义: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朝代:宋

作者:周敦颐

出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翻译:唯独我喜欢莲花,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用来形容有多大能力就去办多大事的成语是哪一句来

量力而行:指在符合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事。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近义词:实事求是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 量力而为反义词:不自量力 蚍蜉撼树 力不从心 力所不及 眼高手低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做事实事求是的态度。辨 析: “力所能及”和量力面行都含有“根据自己的力量”的意思,但意义不同:

1.:量力而行侧重于行动;“力所能及”侧重于心理活动。量力而行着眼于根据自己力量去做的行动;“力所能及”着眼于自己力量所能做到的程度,范围。

2.:量力而行常表示“不要超越力所能及的范围勉强去做”的意思;“力所能及”不表示这个意思。正音:量,不能读作“liánɡ”;行,不能读作“hánɡ”。辨形:力,不能写作“利”。

形容做事成语有哪些

1.一心一意、

读音:[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 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2.全神贯注、

读音:[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释义: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 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例 句:1. 小明转过头去~地望着黑板。

3.潜心贯注

读音:[ qián xīn guàn zhù ]

释义:形容做事用心专注

出 处: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专心致志

读音:[ zhuān xīn zhì zhì ]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 处:《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例 句:学习要~,不能心不在焉。

5.心神专注

读音:[ xīn shén zhuān zhù ]

释义: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6.聚精会神、

读音:[ jù jīng huì shén ]

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 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例 句:她坐在高高的手术凳上,俯身在明亮的灯下,~地操作。

7.心无二用、

读音:[ xīn wú èr yòng ]

释义: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出 处:汉·桓谭《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8.心无旁骛、

读音:[ xīn wú páng wù ]

释义: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出 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是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例 句:照这样说来他应当是潜心戏内,~的,但有两次他忍耐不住观众起哄。

9.目不转睛

读音:[ mù bù zhuǎn jīng ]

释义: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 处: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例 句:他总是~地看老师讲课。

10.废寝忘食

读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 处: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例 句:总理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

11.抟心壹志

读音:[ tuán xīn yī zhì ]

释义:指专心一志。同“抟心揖志”。

12.专心一志

读音:[ zhuān xīn yī zhì ]

释义: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 处:《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一个大官帽一个小官帽打一成语

一个大官帽一个小官帽打一个成语——官官相护

官官相护

guān guān xiāng hù

【解释】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好也,你两个官官相为我死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官;不能写作“宫”。

【近义词】党同伐异、狼狈为奸、官官相为

【反义词】刚正不阿、赏罚分明

【例句】

(1)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有冤无处申。

(2)封建衙门都是~;没有百姓说话的权利。

【英译】officials always protect one an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