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成语由来及典故

王芳 发布于:2024-08-13 编辑于:2025-05-03 08:39:23 50591

成语由来及典故

一、历史事件。 源自历史事件的成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 另一种情况是截取或改易记载某一历史事件的著名文句而成为成语。

二、前人故事。 源自前人故事的成语,故事本身衍生的成语含义比较深刻,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三、寓言传说。 源自寓言传说的成语,往往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愚公移山”——记述愚公率领子孙要移走家门前两座大山的故事,作为成语,用来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有的成语来源于谚语俗语、名言警句等。源自俗语的,如“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起源于什么

成语主要起源于:

1、起源于神话寓言,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

2、起源于历史故事,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

3、起源于古书成句,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

4、起源于群众口语,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群众口头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语。

举例说明成语和谚语有哪些区别

成语是由谚语进化而来的,经过加工提炼,约定俗成,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

谚语地域性比较强,例如有些农谚在黄河流域比较适合,而到其他地区并不适合。

而成语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用。

成语有几种来源

成语有四种来源

一.来源于神话寓言

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例如: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

二、来源于历史故事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例如: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完璧归赵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三、来源于古书成句

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例如:

一鼓作气一《左传·庄工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瓜田李下一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四、来源于群众口语

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群众口头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语。例如:

狼子野心一《左传·宣公四年》 :“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千夫所指一 《汉书·王嘉传》 :“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成语和俗语的区别?一个词可能即使成语又是俗语吗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俗语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的语言 ,我们民间的谚语 ,一般俗语也是成语 。那是成语,你不能说他一定是俗语 。比如:瑞雪兆丰年 ,这就既是成语 又是俗语 。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

成语由来及典故

什么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

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例如:移山倒海

移山倒海 [ yí shān dǎo hǎi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例句:只要团结起来,我们老百姓也能移山倒海。

近义词: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天崩地裂 [ tiān bēng dì liè ]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援手相助是成语吗

答:不是,援手相助不是成语,和它意思相近的成

语是:一臂之力。

扩展资料:

一臂之力详细解释:

发音:yī bì zhī lì

释义:

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例句:

广告能够为企业重建公共信任助一臂之力。

近义:

助人为乐

言中必有这四个字怎样组成成语

1.释义编辑 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2.典故编辑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示例编辑 古意:夫人不言,~。 ★《周书·武帝纪上》 今意:你还别说,他判断事情真的是不说而已,言必有中.

()手可得的成语是什么

展开全部

唾手可得

【拼音】tuò shǒu kě dé

【详解】唾手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出处】

1、《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2、《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3、《三国演义》第七回:“韩馥 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4、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庞德曰:“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

5、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却说庞统、法正二人,劝玄德就席间杀刘璋,西川唾手可得。"

6、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孤久不得荆州,今唾手而得,皆子明之功也。"

7、《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明日主公往周,公子可设饯于西门,预伏甲士五百于门外,酒至数巡,袖出短剑而刺之,手下有不从者,即时斩首,诸侯之位,唾手可得!“

8、杨朔《海市·寿亚非作家会议》:“终生致力于创造和平幸福的生活。但这不是唾手可得的。"

【示例】

1、科学上没有唾手可得的事,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2、四个现代化决非唾手可得,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使它实现。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反义词】大海捞针、难于登天

【词语辨析】与“唾手可得“偏重于“得“,强调得来极其容易;而“探囊取物“偏重于“取“,强调极容易得到之意,还有事情很容易办成之意。

【词语典故】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