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乎标准或常理的成语
合乎标准或常理的成语
成语应该是中规中矩
中规中矩 [zhòng guī zhòng jǔ]
基本释义:
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
出处:
典出《庄子·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
循规蹈矩、堪为表率.
成语‘悖于常理’的解释是什么
悖是违反、相反的意思,悖于就是与…恰恰相反
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的成语
荒诞不经,汉语成语,拼音:huāng dàn bù jīng,意思是少有的,典籍中也没有的(事)形容不合常理。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也作“荒怪不经”。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中性用词。
荒诞无稽,汉语成语,拼音是huāng dàn wú jī,意思是形容十分荒唐,不可凭信。出自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
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的四字成语: 荒诞不经,或者荒谬至极

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表示
表示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满目凄凉。
满目凄凉
拼音:mǎn mù qī liáng
近义词:凄凉满目
解释: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出处: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尽力把自己的本领显示出来的成语
1、大显神威
释义:充分显露神奇的威力。
发音:dà xiǎn shén wēi
2、大显神通
释义: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发音:dà xiǎn shén tōng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例句:排灌站一到雨季就大显神通,多大的水一半天也能排尽。
3、大显身手
发音:dà xiǎn shēn shǒu
释义: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例句:爱唱的人,就在舞台上痛痛快快唱吧!爱种棉花的,就在连成片的土地上大显身手吧!(茹志娟《高高的白杨树》)
“大展拳脚”:意思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拳脚”指拳打脚踢之术;武术,泛指武艺。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
大显神通,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xiǎn shén tōng,意思是原为佛教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本领。出自《西游记》。
大显神威:形容充分表现出自己的高超本领,显示能力.
出手不凡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也行
一个大官帽一个小官帽打一成语
一个大官帽一个小官帽打一个成语——官官相护
官官相护
guān guān xiāng hù
【解释】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好也,你两个官官相为我死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官;不能写作“宫”。
【近义词】党同伐异、狼狈为奸、官官相为
【反义词】刚正不阿、赏罚分明
【例句】
(1)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有冤无处申。
(2)封建衙门都是~;没有百姓说话的权利。
【英译】officials always protect one another
怎样的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
是人山人海。
人山人海的意思: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拼音[rén shān rén hǎi]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例句:他环视四周,只见人山人海。
例句:熙熙攘攘。
相关推荐
- 01-08 巨量千川授权的抖音号必须要与主体一致的吗
- 01-08 笔记本电脑1050ti与1060显卡哪个好
- 01-08 夸女人唱得好的句子
- 01-08 6号地铁起点至终点
- 01-08 一个标准的足球场有多少平方米了
- 01-08 天猫品牌评估过了就能下店吗
- 01-08 7080农村怀旧老电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