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评价某人缺点的成语

张志国 发布于:2024-07-13 编辑于:2025-05-03 04:40:08 33670

评价某人缺点的成语

白璧无瑕

成语释义: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

不劳而获

成语释义: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补偏救弊

成语释义: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补过拾遗

成语释义: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持人长短

成语释义: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吹毛求疵

成语释义: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固执己见

成语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诡计多端

成语释义: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好吃懒做

成语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胡说八道

成语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讳疾忌医

成语释义: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尽美尽善

成语释义: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金无足赤

成语释义: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旧病难医

成语释义: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旧念复萌

成语释义: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

美中不足

成语释义: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拈轻怕重

成语释义: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信口开河

以讹传讹

墨守陈规

顽固不化

自私自利

唯利是图

忘恩负义

粗心大意

半途而废

斤斤计较、冥顽不灵、三心二意、浅尝辄止。

说人缺点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缺点的成语

对症发药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采取具体对待的办法处理问题对症发药的意思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用于人或事物十全十美。一般作谓语、定语。

抉瑕摘衅

谓刻意挑剔缺点毛病。

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用作贬义。一般作定语、谓语。

花容月貌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含褒义。称赞女子面貌的美丽。一般作谓语、定语。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含贬义。形容嘴馋身懒。一般作谓语、宾语。

尺瑜寸瑕

大块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

大醇小疵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大体纯正但略有欠缺

吹毛洗垢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白璧微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表示缺点不足以掩盖优点;多用来表示惋惜;有时带有申辩意味。一般作主语、宾语、分句。

闭月羞花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一般作谓语。

狐裘羔袖

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大体尚好,略有缺点

国色天香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也可形容女性的美丽。一般作宾语、定语。

成语释义: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大智若愚

成语释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大错特错

成语释义:强调错误到极点。

成语释义: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一、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1. 【解释】: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2.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3. 【示例】:村老老是~,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二、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1. 【解释】: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2. 【出自】:《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3. 【示例】: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 ◎鲁迅《两地书》三十

三、顽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1. 【解释】: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2. 【出自】: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六章:“说我顽固不化,为游击主义翻案;蔑视中央,搅乱军心等待。”

四、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1. 【解释】: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2.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3. 【示例】: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无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五、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1. 【解释】: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2.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3. 【示例】: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不会过,只一味~。

形容人的缺点的成语

1、三人成虎

[解释]

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 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

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

手一挨近就感觉热 , 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

“ 侃 侃 ” 本 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

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

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

过分夸赞的言辞。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

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

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17、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18、侧目而视

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常被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9、良莠不齐

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20、明日黄花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21、评头论足

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22、七月流火

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属望文生义。

23、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领大,技艺高超。常被误用于表示气势宏伟。

24、弹冠相庆

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25、期期艾艾

形容人口吃。常被误解为懦弱犹豫、吞吞吐吐。

26、无可厚非

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常被与“无可非议”误用。

27、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常被与“无可厚非”误用。

28、不胫而走

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不可与“不翼而飞”混淆。

29、目无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易被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30、绘声绘色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常被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31、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32、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33、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34、休戚相关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35、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能与“不以为然”混淆。

36、如履薄冰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37、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38、瓜田李下

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39、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常被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40、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41、如坐春风

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与“景物”无关。

42、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43、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44、曾几何时

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45、糟糠之妻

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46、久假不归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47、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48、不忍卒读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49、一文不名

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50、求全责备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51、身无长物

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52、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样。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53、石破天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54、胸无城府

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55、罪不容诛

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56、师心自用

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57、安土重迁

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常被误解为反义。

58、望尘莫及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59、不胜其烦

烦琐得让人受不了。常与“不厌其烦”误用。

60、耳提面命

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挑剔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优点是什么成语

歇后语

脑勺子后长疙瘩——看不见自己的缺点

目不见睫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评价某人缺点的成语

为对方着想成语

将心比心

汉语成语

将心比心,汉语成语,拼音为jiāng xīn bǐ xīn,意思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出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与人相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将心比心

外文名 Feel for others

拼音 jiāng xīn bǐ xīn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

反义词 恩将仇报 不知恩义 反戈一击 卸磨杀 驴 忘本负义

用法 褒义,谓语

结构 联合式

注音 ㄐㄧㄤ ㄒㄧㄣ ㄅㄧˇ ㄒㄧㄣ

近义词 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 将胸比肚 能近取 譬 以己度人

一个人举起双手打一成语

成语是顶天立地。

【读音】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例句】元·纪君祥《赵氏狐儿》:“我若把这孤儿献将出去,可不是一身富贵,但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这般勾当。”

【近义词】

柱天踏地

【反义词】

低头折节

没有本事却炫耀自己有很大本事总用什么成语形容

夜郎自大

装模作样

煞有其事

狐假虎威

自吹自擂

妄自尊大

盛气凌人

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

自高自大

形容清凉舒适的成语有哪些

1、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出处: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2、沁人心腑[ qìn rén xīn fǔ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3、沁人肺腑[ qìn rén fèi fǔ ]:吸入新鲜空气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俯。”

4、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5、神清气爽[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1.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2.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成语】: 惠风和畅

【拼音】: huì fēng hé chàng

【解释】: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回答 形容清凉舒适的成语有,风清月明,指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

风清月朗,指风凉爽,月明亮。

沁人心腑,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

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春风夏雨,指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