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希望都能提批评,打一成语

李娜 发布于:2024-07-13 编辑于:2025-05-03 04:40:08 34860

希望都能提批评,打一成语

求全责备

[读音][qiú quán zé bèi]

[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例句] 对人要看本质,看主流,不要~,过于苛刻。

[近义]洗垢求瘢、责备求全、吹毛求疵。

[反义]金无足赤、宽宏大量、宽大为怀。

求责备别人先想想自己的过错的成语

形容过错的成语[蒲鞭之罚]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攻过箴阙] 指责过错,针砭缺失。[补过饰非] 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赦过宥罪] 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父债子还]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澡垢索疵] 犹言吹毛求疵。指刻意寻人过错。[自贻伊咎] 指自己招来过错。[弃瑕忘过] 指不追究缺点和过错。[改过作新] 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同“改过自新”。[风流罪过]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痛自创艾]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掩瑕藏疾] 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既往不咎]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弃过图新] 抛弃过错,谋求更新。[悔过自责] 追悔过错,谴责自己。[蒲鞭示辱] 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掎挈伺诈] 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计过自讼]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将功补过] 用功劳来补偿过错。[耻言人过] 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列功覆过]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长傲饰非] 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设身处地

将心比心

释义

用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拼音[jiāng xīn bǐ xīn]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譬如交代官相似;前官之待我者既不善;吾毋以前官所以待我者待后官也。……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例句

我也有子女,~,我理解家长们希望孩子升入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愿望和心情。

近义

推己及人,将胸比肚,设身处地

反义

恩将仇报

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是什么成语

答:吹毛求疵。

详细解释:

发音: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

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扩展资料:

出处: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例句:

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近义:

洗垢求瘢无中生有

指指点点 [ zhǐ zhǐ diǎn diǎn ]

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咄咄逼人,或背后评论人。

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注意扬长避短。(填八字成语)

取长补短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语出] 《吕氏春秋·用众》:“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正音] 长;不能读作“zhǎnɡ”。 [辨形] 短;不能写作“矮”。 [近义] 扬长避短 [反义] 故步自封

形容,拿别人的事来提醒自己的成语

引以为戒、殷鉴不远、前车之鉴、前车可鉴、惩前毖后

一、引以为戒

[ yǐn yǐ wéi jiè ]

【解释】: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出自】:春秋.左丘明《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翻译】:正面和反面的东西,都应该知道,以便从中吸取教训。

二、殷鉴不远 [ yīn jiàn bù yuǎn ]

【解释】: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

三、前车之鉴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解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自】: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翻译】: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后面的车子要做为教训。

四、前车可鉴 [ qián chē kě jiàn ]

【解释】: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出自】:鲁迅《二心集·译本序五》:有时句法也大约受些影响,而且前车可鉴。五、惩前毖后 [ chéng qián bì hòu ]

【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自】:周.孔子编订《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翻译】:惩罚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答:他山之石。

发音tā shān zhī shí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引以为戒前车之鉴

重蹈覆辙就地取材

前车之鉴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鉴:镜子,为教训。 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 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前车之鉴;请自三思。” 例 句 1. 我们要把一次事故作为~,避免再次发生。

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以平无昊、暗箭伤人【释义】比喻自己不出面:“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

” 【用例】凤姐虽恨秋桐借刀杀人 【近义】以夷制夷。【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这所谓借刀杀人,用~之法

揭朋友短处的成语

关于揭朋友短处的成语:

1. 当众揭短:指在大庭广众下揭露朋友的缺点或错误,让对方难堪。

2. 直言相告:指坦诚地将朋友的缺点或错误告诉对方,希望他们改正。

3. 指摘瑕疵:指点并批评朋友的不足之处,以便帮助他们改进。

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即在适当的场合下,明确地指出朋友的缺点或错误,希望他们能够改正。虽然这些成语看似有些负面,但实际上,它们是为了帮助朋友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共同进步。

揭人伤疤,伤口撒盐,雪上加霜

希望都能提批评,打一成语

形容温柔的成语有哪些

1温柔的成语

1、秀色可餐 温文尔雅 温柔敦厚 甜言软语

2、甜言媚语 小家碧玉 小巧玲珑 温情脉脉

3、似水柔情 倾国倾城 柔媚娇俏 豆蔻年华

4、柔能克刚 温情蜜意 沉鱼落雁 轻言细语

5、小鸟依人 亭亭玉立 柔情蜜意 柔心弱骨

6、闭月羞花

温柔的成语解释

1、似水柔情:柔:温柔。温柔的情感象水一样。形容男女之间情思缠绵不断。

2、山温水软:温:温柔;软:柔软。山温柔,水柔软。形容景色幽雅。

3、柔枝嫩条: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4、柔媚娇俏:温柔和顺,妩媚俏丽。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5、柔枝嫩条: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6、甜言软语:甜蜜温柔的话。作主语、宾语;指甜蜜的话语。

7、心软意活:软富有同情心。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主见。

8、温情蜜意:指情意温柔亲密。同“温情密意”。

9、软玉娇香:软散发着温馨的青春气息。作宾语、定语;形容女子的肌肤细腻芳香。

10、玉软香温:软:柔和;香、玉:女子的代称;温:温和。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

11、甜言软语:甜蜜温柔的话。

12、温情脉脉:脉脉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作定语、状语;带讽刺意味。

13、甘言媚词:甘言柔美的词句。指妇女节对意中人说的体贴温存的话。也指说奉承话,对人献媚。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阿谀奉承话。

14、温柔体贴:温顺关怀体贴。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15、柔枝嫩叶: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16、柔情密意:指温柔亲密的情意。

17、软谈丽语:指谈话时态度温和,言辞柔美。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8、柔枝嫩叶: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19、甜言媚语:甜蜜温柔的话。同“甜言软语”。

20、温香软玉:温:温和;软:柔和;香、玉: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

21、柔风甘雨:柔:温和。和煦的春风和及时的春雨。泛指和风细雨。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天气。

22、风娇日暖:娇阳光温暖。作谓语、定语;用于天气等。

23、温情蜜意:指情意温柔亲密。同“温情密意”。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24、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

25、温情密意:指情意温柔亲密。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26、甜言媚语:甜蜜温柔的话。同“甜言软语”。作主语、宾语;指骗人开心的话。

27、温情密意:指情意温柔亲密。

28、阴柔害物:阴内心里阴险狠毒。

29、好声好气: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作宾语、状语;指人的语气。

30、能刚能柔:刚:刚强;柔:温和。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31、柔情似水:柔:温柔。温柔的情感象水一样。形容男女之间情思缠绵不断。

32、能柔能刚:柔:温和;刚:刚强。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33、软香温玉: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作宾语、定语;形容女子的肌肤细腻芳香。

34、言笑晏晏:说说笑笑,和柔温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5、柔情蜜意:温柔甜蜜的情意。作主语、宾语;用于男女关系。

36、惠风和畅:惠使人感到温暖、舒适。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37、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38、婉婉有仪:婉婉:温顺的样子。形容温文柔顺而有礼貌。

39、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作宾语、定语;形容女子的肌肤细腻芳香。

40、月色溶溶: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温润。

41、心慈面软:软:柔和、温和。形容为人和善。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和善。

42、山温水软:温水柔软。形容景色幽雅。

43、柔中有刚: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

44、柔情密意:指温柔亲密的情意。作主语、宾语;用于男女关系。

45、敦诗说礼:敦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作谓语、定语;指注重精神等。

46、外强内温:外表刚强,内里温柔。

47、柔中有刚: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性格。

48、温润而泽: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有几个形容温柔的成语如下:

1. 柔情似水:形容一个人的柔情似水,非常温柔。

2. 柔若无骨:形容一个人的骨骼柔软,非常温柔。

3. 温柔体贴:形容一个人的举止温柔,关怀体贴。

4. 柔中带刚:形容一个人柔软的一面,但仍然有一定的坚定和勇气。

其中,第一二个成语形容的是某个人的特质,第三四个成语则强调了行为表现。

形容温柔成语有:温文尔雅,温柔敦厚,和蔼可亲,心平气和,柔情侠骨,柔情蜜意,蕙质兰心,似水柔情,温情脉脉,柔媚娇俏,小家碧玉。温柔体贴,含情脉脉。

温柔体贴,汉语成语。拼音:wēn róu tǐ tiē。解释:温顺关怀体贴。

丿含情脉脉,出自唐·李德裕《二芳丛赋》,表示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柔情似水、倾国倾城、豆蔻年华、

柔媚娇俏、闭月羞花、小家碧玉、

小鸟依人、亭亭玉立、柔情蜜意、

软香温玉、

形容温柔: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也形容做事不大胆泼辣。

有很多形容温柔的成语,比如温文尔雅、柔情似水、娴静淡雅、温馨如玉等等。

这些成语都能很好地表达出柔和、温暖、体贴等温柔的情感和气质。

在中华文化中,温柔一直被视为美德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性格品质,也是一种社交技巧,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交流和相处。

因此,学会温柔待人、用温柔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对我们的人生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于小事成大事的成语

无事生非

wúshìshēngfēi

【解释】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正音】事;不能读作“sì”。

【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近义词】无中生有

【反义词】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辨析】~和“无中生有”都含有本来没有事却说有事或添麻烦的意思。但~偏重在“生非”;表示故意制造麻烦;有不好的行为后果;而“无中生有”则表示口头上凭空捏造而无直接行动。

【例句】这个人最爱~;既影响同志间的团结;又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与城市生活有关的成语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游人如织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形容不在乎的成语

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ū

褒贬色彩中性

结构偏正

满:全;在乎:在心上,介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毫不在意。

父亲看到儿子闯祸后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由得大怒起来。

引证

立人摇着头道:“你真说笑话了!我们的交情还计较这些?倒是今天这件事来得太奇怪,怕生出别的岔子。化几个钱满不在乎。”

清 · 曾朴 · 《孽海花》

不管怎么说吧,她经常拉下亏空,而且是债多了不愁,满不在乎。

老舍 · 《正红旗下》

成语应该是满不在乎

成语发音:mǎn bù zài hū

成语解释: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成语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