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法律关系和事实关系?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
如何区分法律关系和事实关系?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
法律事实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客观事实会通过当事人、证据材料等了解到案件事实,在确定案件事实之后去掉和法律无关的事实,如在劳动案件受伤那当天下雨的事实,该事实就该去掉,最后留下来的是和法律有关的事实就是法律事实。如某单位曾今在两年前签订劳动合同聘请了张三(成年)到某单位从事钢板加工活动,在某一天上班的过程中受了伤这些就是法律事实,之前了解的其他事实都不是法律事实,简而言之,法律事实就是会发生法律效力或关系的事实。
法律关系,是基于法律事实的基础才会分析出法律关系,简单的说它是权利义务的总称。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权利义务三个要素构成,如上述法律事实中单位与张三是劳动合同关系就是法律事实。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主要区别在于: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法律事实和事实有啥区别
法律事实与一般意义上的事实有重要区别。
1.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
它是法律规范社会的产物,没有法律就不会有法律事实,所以法律事实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规范所设计的事实模型。
在这里,规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静态的法律规范模式,另一方面指动态的法律规范。
2.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这意味着法律事实不仅是客观事实,而且它还应是能用证据证明的客观事实。
许多事实也许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事过境迁拿不出证据证明,对这样的事实就不能认定为法律事实(法律明确规定可以推定的除外)。
3.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如果事实没有对法律产生任何影响就不能称为法律事实。
凡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都是民事法律事实。这句话对吗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之为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最根本的条件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具有客观性,它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例如超市售出没有标志保质期的食品,导致了消费者人身损害,这两个法律事实,引起至少两种法律关系的产生或者变更。一是超市与消费者间的人身损害赔偿;二是厂家与消费者间的损害赔偿。当然,消费者只能在超市或厂家选其一家,维护其合法权益。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有什么区别
法律事实是指案件中的事实,也就是案件涉及到的具体情况、事件和行为等。法律事实是根据立法机关规定的法律标准和程序进行证明的。法律事实需要通过调查、取证等手段获取,并且在诉讼过程中由当事人提供证据。
而法律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为达到特定目的,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所进行的具体行动。法律行为是法律主体自愿进行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行为可以是单方行为,例如遗嘱、通知等;也可以是多方行为,例如合同、购买等。
总结来说,法律事实是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事件,而法律行为是为达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具体行动。法律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法律行为是主体的自愿行为。
法律既成事实解释
既成:已成。已经造成的事实。常指用武力或某种手段强行造成的局面。
从法律层面讲,既成事实不影响法律的执行,但是根据案件案情的不同,可以采取其他处罚方法。比如,不能恢复的,就罚款。
举例来说合同已经成立,此时的合同就是既成事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怎么理解
一、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二、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又称权利客体、义务客体或权利客体。三、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在一定条件下依照法律或约定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人们之间利益的获取或付出的状态。法律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具体理解:一、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概念,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有权利能力,某些特定类型的法律关系,除了要具有权利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行为能力。所谓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按法学界主流的观点,可把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两种。一般权力能力是所有公民普遍享受,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如人身权利能力等。特殊的权利能力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为条件才能享有,如参加选举的权利能力须以达到法定年龄为条件。法人的权利能力始于法人依法成立,终于法人被解散或撤销。法人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与法人成立的目的直接相关,并由有关法律和法人组织的章程加以规定。行为能力是法律所确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三类。一类为完全行为能力人。第二类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第三类为无行为能力人。与行为能力直接相关的是责任能力。责任能力即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责任能力是行为能行在刑事法律关系中的表现形式,它与关于行为能力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完全行为能力人即完全的责任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即限制行为能力人,而且无行为能力人则是无责任能力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的年龄在不同法律中的规定是不相同的。二、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又称权利客体、义务客体或权利客体。它是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中介,没有法律关系的客体作为中介,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因此,客体是构成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成为法律关系客体应满足下述三个条件:(1)必须是一种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被认为具有价值。(2)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因而不能被需要它的人毫无代价地占有利用。(3)必须具有可控制性,因而可以被需要它的人为一定目的而加占有和利用。在现代社会中,同时符合上述三种条件的事物是非常多的,因此法律关系客体地数量和种类难以一一详述,概括地讲主要包括如下几类:(1)物。法律上所说的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人物和人造之物。(2)行为。在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上,行为指的是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3)智力成果。作为客体的智力成果指的是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知识产权所指向的对象。(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三、法律关系的内容

有法律英语专业有哪些学校
好的法学类学校在中国是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法学界的泰斗啊。然后就是中国政法大学和北大了。 法学是一级学科,是非常大的一个学科门类,它和我们常说的 理、工、文 等等学科是并列的,下面有许多的学科专业,例如:刑事侦察、马克思主义 等等许多社会工作性质的都属于法学范畴。“选这个学科”太笼统,不好说有没有什么生理限制。法学是指通常所说的像刑法学、宪法学等这样的部门法学吧,这些没有任何生理要求,尤其是不会在视力和身高上有要求;像刑侦类的会要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附:2009年全国法学专业排名(前20)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政法大学4.武汉大学5.清华大学6.吉林大学7.复旦大学8.中山大学9.厦门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西南政法大学12.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浙江大学15.华中师范大学16.华东政法大学17.山东大学18.北京师范大学19.南京师范大学20.华东师范大学。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公共课比较好的复习参考书 :
《考研真相》(考研1号考研英语真题书) 针对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编著,突出表现在词汇的系统注释和长难句的图示解析,超级实用。
《英语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要精细的阅读其要求和样题,最后可以阅读范文
《写作160篇》是目前考研英语写作里话题最全最广的写作书,2011年1月15日再度命中作文题,即连续六年命中作文题。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新东方俞敏洪
《阅读基础90篇》王建华 张磊 专为英语水平低于49分考生编著
《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 全
《启航20天20题》,这是在考前20天要做的。
《数学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知识点很全,作为指导书
《陈文登数学习题精粹》 试题很精练,很灵活,有些难度,题型全。
倒卖死牛或死马一旦被发现法律会如何判决
看你干什么用了。
如果是想做食品,就可能构成犯罪了。
=================
第一百四十三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四十四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农村养殖场要离居民房多远,有法律规定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养殖场(养猪等)与住宅区的最小距离没有明确的限制与规定。但应不污柒生活环境与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为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和养殖,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
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年息18%利息受法律范保护吗
首先,年息18%的利率相当高,通常不被推荐或建议。至于法律范围内的保护,这取决于你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
在许多国家,存在着利息法规定利率不超过一定比例,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就属于高利贷或不合法的贷款行为。例如,在美国,根据州的法律,个人贷款的利率上限各不相同,但通常不超过25%。在英国,贷款利率通常不能超过30%。
因此,在一些国家或地区里,年利率18%的利息可能被认为是超过法律允许的范围,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里,这个利率可能被认为是合法的。
总之,需要查看当地的法律法规,才能确定是否存在针对年息18%的利息的保护措施。同时,如果你有任何贷款或借款相关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金融机构、律师、财经网站或政府机构,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相关推荐
- 08-14 别人欠我五万元钱不还,法律程序怎么走
- 11-13 安法律规定饭店的排烟与临居的有效距离应保持多少米
- 08-02 简述法律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 08-16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 08-02 现在法律规定16岁成年了吗
- 08-03 关于法律的名言名句
- 02-07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 08-12 法律援助中心是干什么的
- 09-06 法律中的基本法和根本法是什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