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端正态度的成语
形容不端正态度的成语
不置可否
成语释义: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不苟言笑
成语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不阴不阳
成语释义: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昂首天外
成语释义: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傲慢无礼
成语释义: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傲慢少礼
形容态度不端正的词语示例如下:虎头蛇尾 敷衍塞责 三心二意 不思进取一知半解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马马虎虎吊儿郎当 浮光掠影 不甚了了 左顾右盼浅尝辄止 懒懒散散 心猿意马 见异思迁
形容人龌蹉的成语
卑鄙 [ bēi bǐ ] 1. [low]:低微而鄙陋2. [base;mean;contemptible]:人格低下,举止不端,品性恶劣 近义词 鄙俗 平凡 鄙俚 下游 俗气 下流 下贱粗俗 卑劣 庸俗 反义词 崇高 高尚
什么不端四字成语
心术不端,指品行不正的人。
品行不端、行为不端。

一个大官帽一个小官帽打一成语
一个大官帽一个小官帽打一个成语——官官相护
官官相护
guān guān xiāng hù
【解释】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好也,你两个官官相为我死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官;不能写作“宫”。
【近义词】党同伐异、狼狈为奸、官官相为
【反义词】刚正不阿、赏罚分明
【例句】
(1)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有冤无处申。
(2)封建衙门都是~;没有百姓说话的权利。
【英译】officials always protect one another
一个人举起双手打一成语
成语是顶天立地。
【读音】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例句】元·纪君祥《赵氏狐儿》:“我若把这孤儿献将出去,可不是一身富贵,但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这般勾当。”
【近义词】
柱天踏地
【反义词】
低头折节
船在水面上行驶加成语
一帆风顺
yī fān fēng shùn
【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用法】用作褒义。可用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常用于祝愿他人旅途顺利。有时也可用作祝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帆;不能写作“翻”。
【近义词】无往不利、一往无前、一路顺风
【反义词】一波三折、暴风骤雨、凶涛恶浪
【例句】你第一次出远门;路上要多加小心;多保重;祝你~。
目什么口什么成语
【目瞠口哆】哆:张口的样子。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因惊吓或害怕而发愣。
【目定口呆】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楞的样子。
【目瞪口哆】瞪:眼睛发愣;哆:张口的样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瞪口噤】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噤: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瞪口僵】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结】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瞪口歪】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目瞪口张】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呆口咂】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目怔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睁口呆】惊惧得睁大双眼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受气而发楞。
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形容一个人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得眼睛瞪着嘴张着,不知道怎么说话。形容一个人非常吃惊的样子。
比如在星期一的课外活动时间,小明和小亮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个人产生了矛盾。大打出手,小明把小亮的衣服撕坏了,在场的同学都目瞪口呆。
相关推荐
- 09-08 锦绣香江是怎样的一个都市生活的世外桃源
- 09-08 歌曲冰糖葫芦
- 09-08 日本音乐之神是谁
- 09-08 舞蹈练功鞋买怎么样的质地最适合小朋友
- 09-08 泫雅和哪些男明星合作过mv
- 09-08 想买台PS版轮转印刷机,哪些品牌质量好
- 09-08 word如何恢复历史文档
- 09-08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研那些专业可选,在相对范围之内
- 09-08 网上招聘的机场地勤人员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