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什么开始不收费
九年义务教育什么开始不收费
大概是2002年开始不收费的
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试实施的
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是从1986年开始试实施的。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工业革命后,义务教育发挥着使人们掌握工业知识的任务,义务教育的时间也由最早的3个月至6个月,发展到6年,直至9年。才符合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高度以及可以掌握当时工业制造的基本操作。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真正免除学杂费是哪一年?哪个法规
2006年9月1日,中国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
学杂费
不收学费、杂费”,国家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2007年春天,这项改革推及到全国农村;同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1.5亿学生因此受益。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
2008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
作为一个底子薄、起步晚的发展中大国,普及义务教育绝非轻而易举。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彻底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为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实现教育公平开辟了道路。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国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了保障。继2007年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后,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也全部免除,中国形成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普惠制,教育事业更加和谐地向前发展。
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体现了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增长。让发展成果更好地体现在保障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上,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充分证明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是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进展。贯彻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保障公民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和义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使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轻松快乐地上学,拥有更加光明的前程、美好的人生,也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哪个好考
1 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都有各自不同的考试难度和要求,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都需要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音乐表演考试难度较高,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还需要具备强烈的音乐表演欲望和正确的表演心态。
3 音乐教育考试难度稍低,主要考察音乐基础和教育能力,要求具备音乐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经验,以及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理解。
综上所述,选择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取决于个人兴趣和特长,以及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规划。
有哪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以下几个是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来源于两个故事,一个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亮夜读,另一个是孙康利用雪的反光来照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珍惜时间,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
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自孔子研读《周易》的故事,他反复翻阅,导致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几次。这个故事形容读书勤奋,强调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来自越王勾践的故事,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打败了吴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志气,要刻苦自励,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只蛙子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开阔眼界,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自一个偷铃铛的人,他认为把自己的耳朵掩住就能让别人听不到铃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自欺欺人,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人发现。
与教育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答:与教育有关的成语有:因材施教。
详细解释:
发音:yīn cái shī jiào
释义: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扩展资料:
出处: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例句:
因材施教是一项合理而有效的教学原则。
近义:
对症下药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急需
一.学习用品(school things)
钢笔pen铅笔pencil铅笔盒pencil-case尺子ruler书book书schoolbag漫画书comicbook 明信片post card 报纸newspaper 包bag 橡皮eraser 蜡笔crayon 卷笔刀sharpener 故事书story-book 笔记本notebook
语文书Chinesebook 英语书English book 数学书math book 杂志magazine
词典dictionary
二.人体(body)
脚foot头head脸face头发hair鼻子nose嘴mouth眼睛eye耳朵ear手臂arm手hand手指hand腿leg尾巴tail身体body
三.颜色(colours)
红red蓝blue黄yellow绿green白white黑black粉红pink紫purple橙orange棕brown灰grey
相关推荐
- 09-15 教育局规定高三能补课吗
- 09-06 学大教育怎么样?值得报班吗
- 08-16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 02-07 北京的学大教育怎么样
- 08-17 乡镇小学和县小学教育有多大差别
- 09-06 学校教育理论有和价值和意义
- 01-29 简述学前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价值
- 08-17 非体育生能报考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吗
- 08-04 教育孩子,靠吼有用吗
- 01-29 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