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关于奇的四字成语

魏永林 发布于:2024-07-19 编辑于:2025-05-03 07:29:43 21383

关于奇的四字成语

奇形怪状,千奇百怪,争奇斗艳,出奇制胜,奇珍异宝,奇谈怪论,操其奇赢,数奇命蹇,数奇不偶,奇风异俗,奇辞奥旨,奇光异彩,奇花名卉,奇花异草,奇货可居,奇伎淫巧,奇技淫巧,囤积居奇,奇耻大辱,不足为奇,出奇无穷,出奇取胜,出奇划策,逞奇眩异。

带有奇的四字成语有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读作qi si miao xiang。释义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御妻异制奇观,真堪玩赏,非奇思妙想,不能如此。"

《张智华新阳光作文》人物:奇思妙想

带“奇”和“异”的成语有哪些

1、奇才异能[qícáiyìnéng]: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2、奇风异俗[qífēngyìsú]:奇特的习惯和风俗。

3、奇光异彩[qíguāngyìcǎi]: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4、奇花异草[qíhuāyìcǎo]: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5、奇珍异宝[qízhēnyìbǎo]:珍异难得的宝物。

6、矜奇立异[jīnqílìyì]:夸耀奇特,标榜新异。

【成语】: 奇花异草

【拼音】: qí huā yì cǎo

【解释】: 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奇()有的成语

无奇不有发音 wú qí bù yǒu 释义 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

奇什么什么成语

【成语】: 奇才异能

【拼音】: qí cái yì néng

【解释】: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要》:“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关于奇的四字成语

敬老孝亲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形容眼睛不大也不小的成语

1、恰到好处:恰:恰好。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2、恰如其分:指说话办事不过分;指办事或说话十分恰当合适。

3、不偏不倚:是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倚:偏。

4、天造地设: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工。

5、端端正正: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形容很想得到一样东西,可以能力不足的成语

力有未逮——能力做不到。

力所不及——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及:达到。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力不胜任——能力担当不了。

力不能及——力量达不到。

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一个人举起双手打一成语

成语是顶天立地。

【读音】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例句】元·纪君祥《赵氏狐儿》:“我若把这孤儿献将出去,可不是一身富贵,但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这般勾当。”

【近义词】

柱天踏地

【反义词】

低头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