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很急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很急的成语
心急火燎、心急如焚、火烧眉毛、迫不及待。
1、心急火燎 [ xīn jí huǒ liǎo ]
解释: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焦急。
出自:清·吴璇《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2、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解释: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3、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ao ]
解释: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4、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心急如焚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一个人非常着急和焦急,就像火烧一样燃烧着心中的不安和紧张。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面临重要的决策、压力和任务,或者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很难冷静和镇定。
除了“心急如焚”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容急躁或紧张的成语,比如“急如星火”、“左顾右盼”、“手忙脚乱”等等。
这些成语都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紧张和急躁的情况下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1,火烧眉毛,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坐如针毯,火急火燎,迫不及待,急三忙四等。
2,体现一个人着急的成语还有许多能体现出来这个人着急的。
形容急促的成语
急促:读音jí cù,指短促、速度快的;时间短促。
“急促”的成语:
1、火急火燎
2、急不及待
3、急不可待
4、急不可耐
5、燃眉之急
1、火急火燎:读音huǒ jí huǒ liáo,指犹火烧火燎。
出自《人民文学》1977年4期:“整个发电厂都火急火燎地动员起来。”
2、急不及待:读音jí bù jí dài,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自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
3、急不可待:读音jí bù kě dài,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自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4、急不可耐:读音jí bù kě nài,指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自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5、燃眉之急,读音rán méi zhī jí,指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自《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写船破旧的成语
答:破烂不堪。
详细解释:
发音:pò làn bù kān
释义: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扩展资料: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例句:
过去破烂不堪的民房如今变成了高楼。
近义:
破破烂烂 残破不堪
反义:
富丽堂皇
什么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
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例如:移山倒海
移山倒海 [ yí shān dǎo hǎi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例句:只要团结起来,我们老百姓也能移山倒海。
近义词: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天崩地裂 [ tiān bēng dì liè ]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瞒山过海
瞒山过海形容投机取巧,不按实际情况参加比赛或完成任务!
比如,在期末的体育考试中,小明瞒山过海,终于勉强及格。那你小明不爱参加体育活动,每当体育课时间,他都在屋里完成其他的作业。不跑步。不锻炼!体育老师经常找小明谈心,但是都无济于事。
尽力把自己的本领显示出来的成语
1、大显神威
释义:充分显露神奇的威力。
发音:dà xiǎn shén wēi
2、大显神通
释义: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发音:dà xiǎn shén tōng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例句:排灌站一到雨季就大显神通,多大的水一半天也能排尽。
3、大显身手
发音:dà xiǎn shēn shǒu
释义: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例句:爱唱的人,就在舞台上痛痛快快唱吧!爱种棉花的,就在连成片的土地上大显身手吧!(茹志娟《高高的白杨树》)
“大展拳脚”:意思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拳脚”指拳打脚踢之术;武术,泛指武艺。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
大显神通,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xiǎn shén tōng,意思是原为佛教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本领。出自《西游记》。
大显神威:形容充分表现出自己的高超本领,显示能力.
出手不凡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也行
带芳字形容前景辉煌的成语
1、芳年华月
[拼音]
fāng nián huá yuè
[释义]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出处]
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2、百世流芳
bǎi shì liú fāng
美名永传于后世。
明·徐霖《绣襦记·逼娃逢迎》:“贱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烟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
3、斗艳争芳
相关推荐
- 08-16 疯狂猜成语一个条虫子一只鸡是什么成语
- 01-29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十分恐惧不安的成语
- 08-16 形容不受环境影响的成语有哪些
- 08-16 与大摇大摆类似的成语
- 08-12 安然享乐的成语
- 08-18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是什么成语
- 12-28 儿童成语小故事
- 08-11 形容两件事情毫无共同之处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