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有哪些成语形容第一次的错误经纠正下次不会再犯的

王伟 发布于:2024-07-18 编辑于:2025-05-03 06:17:26 47249

有哪些成语形容第一次的错误经纠正下次不会再犯的

形容第一次的错误经纠正下次不会再犯的成语

1.下不为例 [xiàbùwéilì]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2.引以为戒 [yǐnyǐwéijiè]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3.鉴前毖后 [jiànqiánbìhòu]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形容犯错的成语

一误再误、知错就改、浪子回头、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洗心革面、屡教不改、执迷不悟、艰苦卓绝、饱经风霜、饱经忧患、饱经风雨、饱经沧桑、差三错四、层见错出 、大错特错 、将错就错、三差两错 、一差二错 、错落有致、错矢良机 、错综复杂 、将错就错、

【补漏订讹】: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补偏救弊】: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咎既往】: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能自拔】: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不追既往】:追:追究.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出入人罪、错上加错、东差西误形容犯错。

解释:

1、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出入人罪: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3、错上加错:本来已经错了,又犯了新的错误。

4、东差西误: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抱罪怀瑕

成语释义:瑕:美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错误。指因犯过错误而感到内疚。

抱薪救焚

成语释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比肩而立

成语释义: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秕言谬说

成语释义:指错误的言论。

鼻垩挥斤

成语释义: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不刊之论

成语释义: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务正业

成语释义: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不能自拔

成语释义: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不追既往

成语释义:追:追究。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补偏救弊

成语释义: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补漏订讹

成语释义: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惩前毖后

成语释义: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差三错四 层见错出 大错特错 将错就错 三差两错 一差二错 差额选举 错落有致 错矢良机 错综复杂 将错就错 阴差阳错 盘根错节

简单犯错误成语

容易出错的成语有:

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阴谋诡计(阴谋鬼计)

3、再接再厉(再接再励)

4、别出心裁(别出新裁)

5、以逸待劳(以逸代劳)

6、贻笑大方(遗笑大方)

7、出类拔萃(出类拔粹)

8、伶牙俐齿(伶牙利齿)

9、优哉游哉(悠哉悠哉)

10、戛然而止(嘎然而止)11、矫揉造作(娇柔造作)12、漫不经心(慢不经心)13、发人深省(发人深醒)14、直截了当(直接了当)15、揠苗助长(偃苗助长)16、振聋发聩(震聋发聩)17、名声鹊起(名声雀起)18、集思广益(集思广议)19、相辅相成(相辅相承)20、纷至沓来(纷至踏来)21、指手画脚(指手划脚)22、事倍功半(事倍工半)23、入不敷出(入不付出)24、不落窠臼(不落巢臼)25、老奸巨猾(老奸巨滑)26、拈花惹草(沾花惹草)27、挑肥拣瘦(挑肥检瘦)28、相形见绌(相形见拙)29、走投无路(走头无路)

1、知错就改

【拼音】[ zhī cuò jiù gǎi ]

【解释】知错就改比喻人知道了错误就改正。

【出处】王朔《刘慧芳》:“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 ”

2、闻过则喜

【解释】: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自】: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故其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白话文:“所以他们听说过就欢喜,知道过错而不忌讳,改过不害怕。”

一失足成千古恨,因小失大。

悔不当初,洗新革面…

追悔莫及、小惩大诫、引以为戒、

做错事的成语

【成语】: 羞惭满面

【拼音】: xiū cán mǎn miàn

【解释】: 满脸都表现出羞耻和惭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错事而内疚和惭愧。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这般无礼!’”

【举例造句】: 公子因是前日不听其言,今荒凉光景了,羞惭满面。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拼音代码】: xcmm。

【近义词】: 满面羞惭。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满面羞愧,是非不分,嫁祸于人,居心不良。

【满面羞愧】: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满脸都表现出羞耻和惭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错事而内疚和惭愧。

羞愧满面,颠倒是非,颠倒黑白

“经常犯同一个错误”用什么成语表达

迷而不返 屡教不改 执迷不悟 顽固不化 一意孤行

有哪些成语形容第一次的错误经纠正下次不会再犯的

一个人举起双手打一成语

成语是顶天立地。

【读音】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例句】元·纪君祥《赵氏狐儿》:“我若把这孤儿献将出去,可不是一身富贵,但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这般勾当。”

【近义词】

柱天踏地

【反义词】

低头折节

为对方着想成语

将心比心

汉语成语

将心比心,汉语成语,拼音为jiāng xīn bǐ xīn,意思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出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与人相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将心比心

外文名 Feel for others

拼音 jiāng xīn bǐ xīn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

反义词 恩将仇报 不知恩义 反戈一击 卸磨杀 驴 忘本负义

用法 褒义,谓语

结构 联合式

注音 ㄐㄧㄤ ㄒㄧㄣ ㄅㄧˇ ㄒㄧㄣ

近义词 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 将胸比肚 能近取 譬 以己度人

表达在这个领域登峰造极,并且位居第一的成语都有哪些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至高无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2、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3、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4、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5、超古冠今:超:超出;冠:位居第一。古今第一,无人能比。 6、冠绝当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6、横行天下: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 不受阻碍。也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7、天下独步: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8、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9、冠绝一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0、 画苑冠冕:苑:会聚的地方,多指学术、艺术的集中处;冠冕:皇冠帝冕,比喻第一。在美术界占据第一流的地位。 11、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12、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 13、鳌头独占: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4、拔山盖世: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15、甲冠天下: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16、天下无双: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17、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援手相助是成语吗

答:不是,援手相助不是成语,和它意思相近的成

语是:一臂之力。

扩展资料:

一臂之力详细解释:

发音:yī bì zhī lì

释义:

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例句:

广告能够为企业重建公共信任助一臂之力。

近义:

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