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一应桥用了1分30秒,火车长200米,这座桥长多少米

李志明 发布于:2024-09-06 编辑于:2025-05-03 08:26:02 23070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一应桥用了1分30秒,火车长200米,这座桥长多少米

这座桥长1150米。解答过程如下:(1)一列火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把千米每小时,化成米每分:每小时54千米=54000米/60分钟=900米/分钟。(2)通过一应桥用了1分30秒,已知速度可求出火车行驶的距离:1.5×900=1350米。(1分30秒=1.5分钟)(3)桥长=火车行驶的距离-火车的长。得:1350-200=1150米。(4)答:这座桥长1150米。扩展资料:解决这道题目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需要了解:桥长=火车行驶的距离-火车的长。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速度=路程÷时间③时间=路程÷速度解决此类应用题的方法:1、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在理解题意后,就对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弄清已知条件间有怎样的关系,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的线索,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一应桥用了1分30秒,火车长200米,这座桥长多少米

火车的声音怎么形容

1、呜呜(火车鸣笛的声音);

2、哐当(火车车轮与钢轨连接处,碰撞发出的声音);

3、轰隆隆(车经过两根铁轨结合的地方都会发出轰隆隆的撞击声);

4、咔嚓(火车车轮轧过两轨衔接处时);

5、呼呼(列车驶过的风声)。

火车的发展史

火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14年,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名为“布莱顿号”。这台机车可以在铁路上行驶,但速度很慢,只有每小时5英里。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蒸汽机车的速度逐渐提高。到了19世纪中期,蒸汽机车已经可以达到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这使得火车成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运输和旅游。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力机车和高速列车相继出现。1880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发明了第一台电力机车,名为“黑马号”。到了20世纪初,电力机车已经可以达到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这使得火车成为了一种更加快速、高效的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运输和旅游。

进入21世纪,高速列车成为发展的趋势。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了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多条高速铁路线路。高速列车具有速度快、舒适度高、安全性能好等特点,成为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代表之一。

总之,火车的发展史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到现代的高速列车,火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发展。

火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而是f

因为沿用飞机的ABCDEF座位排座习惯,A和F是靠窗的,动车学习飞机所以现在A、F也是靠窗的,但是动车是五位一排,只好把E舍去了。

从2012年9月以后,开行的所有高铁、动车组的座位编号规则由原来的单一数字排序改为类似于“数字+字母”的形式。车票上的数字表示座位排数,而坐椅位置则根据座位的席别不同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比如,高铁的二等座,每排有5个座位,就用A、B、C、D、F共5个字母表示;一等座,每排有4个座位,就用A、C、D、F表示。商务座则用A、C、F表示。

由于早期的飞机多是单通道的,一般每排有6个坐椅,分别是A、B、C、D、E、F,这样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间位置的座位格局。

久而久之,A—F这六个字母就不是单纯的表示顺序的意思,而是形成了用特定的字母代表靠窗、过道与中间座位的国际惯例,高铁自然遵循了这种惯例。

高铁二等座,采取的是“3+2”的排列,A、F表示靠窗座位,C、D表示靠走廊座位,B表示三人座位ABC中的中间位置,所以就只有ABCDF五个字母,而没有字母“E”。例如,若某位旅客高铁车票上的座别为07C,那么这位旅客就应该坐在第7排靠走廊位置的座位。

一等座是采取“2+2”坐椅排列,A、F表示靠窗座位,C、D表示靠走廊座位,由于没有中间的座位,当然就没有代表中间座的字母“B”与“E”,而只剩下ACDF了。以此类推,一些高铁车厢内还设置了高端的商务座或VIP坐席,这样的席位是采取“2+1”模式,即A、F表示靠窗座位,C表示靠走廊座位,更是缺少了“B、D、E”三个字母。

所以说,因为国际习惯的原因,导致在高铁上的座位号没有“E”。

火车票上英文字母啥意思

要买火车票,首先就要对车次有所了解。

旅客列车车次由二位至四位数字组成,部分车次在数字前还加了一个大写字母。

很多人都拿它当英文字母来读,其实它代表的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D92次”应该念成“动92次”,这个D代表动车组的意思。

“Z67次”应该念成“直67次”,这个Z代表该趟车次系直达旅客列车。

“T147次”应该念成“特147次”,这个T代表该趟车次系特快。

“K287次”应该念成“快287次”,这个K代表该趟车次系快速列车。

“N515次”应该念成“内515次”,这个N代表该趟车次系局管内直通快车。

“Y302次”应该念成“游302次”,这个Y代表该趟车系旅游列车。

“L506次”应该念成“临506次”,这个L代表该趟车次系加开的临时旅客列车。

“A129次”应该念成“安129次”,这个A代表铁路运行图已经加开了计划中的临客后,发现某个方向仍无法满足需要,为避免旅客大量滞留,又临时加开的临客,这种车你是在铁路客车时刻表上找不到的。

也就是我们铁路俗称的“临外临”。

(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