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检合格限考是什么意思
中考体检合格限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中考体检结果为合格专业受限,被限制报考普高及中等职业类学校(中专、技校、职高)的部分专业和工种。具体参照《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等规定。
中考志愿上的体检结论上合格。这是因为中考通过体检都是合格的。如果不合格,肯定要选限制某些考试了。
中考体检限考会影响以后吗
1、中考体检限考只是针对中考的技术类学校,如果你只是报考普通高中是没有限制的,今后高考时仍然有高考体检,中考体检的结果对高考报考可以做一个参考,但不影响高考报考。
2、中考体检也是中考过程中了一个重点,体检合格会顺利参加综合素质考试,如果不合格,便会对考试有所影响,所以同学们要重视中考体检,体检报告出来可以根据体检报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以避免因身体原因选错专业。中考体检会有什么影响会影响报考学校吗
中考体检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高考体检会有一些要注意的,比如色盲色弱的不能报考某类学校,身体素质不达标的不能报考飞行学院等等,但是也不多见。
但是要注意,如果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会有一些影响,这个要视情况而定,具体的可以上网查查,网上有这类介绍。中考体检视力多少达标?不达标的话不让上高中吗
没有这种规定,只要矫正以后的视力正常就可以了,高中生大多都近视。

中考英语如何备战
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熟悉考试要求:详细了解中考英语考试的内容、题型和评分标准。阅读考试指南或相关资料,了解每个部分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日期和个人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覆盖各个考试内容,并留出时间进行复习和模拟考试。
掌握基础知识:复习英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规则、句型结构等。通过阅读教材、做习题和参考资料,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英语是一门语言,多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提高英语能力的关键。听英语音频或录音,模仿发音和语调;参与英语口语练习,增加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大量阅读英语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英语作文,锻炼写作技巧。
做题和模拟考试:做中考英语题目,包括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通过做题,了解题型和考点,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强化技巧训练:了解并掌握解题技巧。例如,阅读理解时注意关键词、上下文推断和主旨概括;写作文时注意段落结构和句子连贯性;听力时注意关键信息和笔记记录等。掌握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查漏补缺: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模拟考试的结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强化。重点复习和巩固自己较弱的知识点和技能。
合理利用资源:利用教材、习题集、参考书籍、在线学习资源等进行学习和复习。还可以参加中考英语辅导班或寻求老师的指导,获取专业的辅导和建议。
考前复习和放松:离考试日期近时,进行系统的复习,回顾重点知识和技巧,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作息,确保身心状态良好。
记住,备战中考英语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多练习和复习,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高中考试规则及注意事项
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
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2、高校和高职院校适当分开,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
3、开展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质评价。
4、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按照3+1+2的模式设置。
对于学生来讲,“新高考”的来临无疑让高考变得更为人性化,自由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选取自己所喜欢的学科,充分尊重每一名考生的意愿。
高中考大学总分是多少
高考总分因省份不同有下列情况:
1、750分
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2、480分
应用地区:江苏省。经过教育部批准,从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
3、660分
应用地区:上海市。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其中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3门,每科70分,按照A A+等比例给分,总分660分。
150个中考高频成语
【包罗万象】
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
浑身都是伤痕。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
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
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
无可挽救,不可救药。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但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超市的环保袋销售一直不瘟不火。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易与“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轻视的意思”混淆。
误例: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不足为训】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1.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2.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不刊之论】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不绝如缕】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惨淡经营】
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词中的“惨淡”很容易被误解为“萧条、不景气”,错认为是经营艰难,生意清淡。
误例: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沧海桑田】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易望文生义,误解为“大海和农田”。
误例: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侧目而视】
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易误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误例:有些人工作中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对别人侧目而视,骄傲自满。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误例:一个测试下来,有人轻松跑完了全程,有人勉强完成,有人却没跑下来。面对着这参差不齐的成绩,毛教练一筹莫展。
【曾几何时】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易误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误例: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
【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或“强人所难”。
误例:1.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2.整个赛季下来,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他这样的世界级边锋来说,实在是差强人意。3.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相关推荐
- 08-02 中考录取分数线不够,怎样能上高中
- 08-12 中考成绩abcdef是多少分
- 08-02 武汉市中考时间
- 08-02 安徽中考完什么时候填志愿
- 08-04 2021西安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数
- 07-27 中考是不是只能考一次
- 07-25 中考定向生一个学校几个名额
- 08-17 中考考两百多分会有什么学校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