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高考志愿填完之后还需锁定吗?这个必要吗

陈娇丽 发布于:2024-08-13 编辑于:2025-05-03 11:24:41 16690

高考志愿填完之后还需锁定吗?这个必要吗

在中国高考录取时,填报志愿后一般也需要进行志愿锁定。志愿锁定是为了确保学生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后期的意愿变动或篡改。以下是填报志愿后锁定的一些必要性:

1. 防止篡改:填报志愿后进行锁定,可以防止他人恶意篡改或修改您的志愿选择,确保您的填报结果真实有效。

2. 确认选择:通过锁定志愿,您可以确认您填报的志愿选项是您真正希望的,并防止后期的意愿变动带来的困扰和混乱。

3. 增加公平性:志愿锁定可以增加高考录取的公平性,确保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填报志愿,并避免后期的恶意调剂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志愿锁定一旦完成,通常是无法再次修改志愿的,所以在填报志愿之前务必仔细考虑和确认选择。如果您对填报的志愿存在疑问或需要修改,建议及时与相关教育部门或招生办公室联系,咨询具体的操作和处理方式。

高考多久之后会发报考指南,填报志愿一定要去学校吗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 什么是高考志愿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选择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当地规定的形式和时间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高考前的猜分填报志愿,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和据分填报志愿。分批次填报志愿的,一般是上述某两种的结合使用。 所谓猜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还未进行之前,考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猜测高考分数,据此填报高考志愿。2010年,北京市和上海市采取的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2010年,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5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2010年,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吉林省、甘肃省、贵州省、河南省、陕西省共24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的途径是什么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有两种途径:填涂志愿卡(表)和网上填报。从目前来看,网上填报志愿的地方已多于填涂志愿卡(表)的地方;从长远来看,网上填报志愿无疑会全部取代填涂志愿卡(表)。 高考志愿分为哪几个批次 高考志愿通常按录取顺序依次分为:提前批次本科录取院校志愿,自主选拔录取合格考生、艺术特长生及高水平运动员志愿(有的地方没有单列),本科一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有的地方还将本科一批分为A、B类录取院校),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本科二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有的地方还将本科二批分为A、B类录取院校),本科二批次征集志愿,本科三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有的地方还将本科三批分为A、B类录取院校),本科三批次征集志愿,高职高专提前录取院校志愿,高职高专批次A阶段录取院校志愿,高职高专批次B阶段录取院校志愿,高职高专批次征集志愿等。 文理兼收的含义是什么 文理兼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有些专业既可以招收文科生,又可以招收理科生,也就是文科、理科考生都可以报考。二是指招生的学校文科、理科考生都可以报考。 重考试、轻报考的危害在哪里 大家都非常重视高考的考试,希望通过努力使考分尽可能高一点,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些考生和家长却对高考志愿填报过于轻视,这样的危害就是:运气稍强一点的可能是能上更好的学校或专业却上了普通的学校或专业,浪费了几十分高考分数;运气稍差一些的则可能会名落孙山。每年各地的许多高分复读生不就是因为不重视高考志愿填报而葬送了自己的全部考分吗! 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除了学习成绩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的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政策信息的准备。包括:①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②仔细阅读当地当年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详见本书"高级制胜篇")。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详见《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中级实战篇")。(2)报考技巧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高考志愿填完之后还需锁定吗?这个必要吗

高考志愿填报哪个app好用

高考志愿填报app的选择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好坏。一般来说,一款好的高考志愿填报app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数据准确可靠:高考志愿填报app应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包括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就业前景等,以便考生做出明智的决策。

2. 界面友好易用:app的界面应该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使用,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太熟悉互联网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易用性更为重要。

3. 功能齐全实用:高考志愿填报app应该提供全面的功能,包括院校查询、专业比较、录取概率预测等,以便考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情况和目标院校的情况。

4. 价格合理:高考志愿填报app的价格应该合理,不应该过高,以免增加考生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选择一款好的高考志愿填报app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数据准确性、界面友好性、功能齐全性、价格合理性等。建议考生在选择高考志愿填报app时,可以先试用一下,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书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得

记者盘点了今年高招中六大志愿填报失误经典案例,反思填报志愿中存在的不当情况,希望给明年的考生以启示。

案例1

太保守,超本一线30分愣是不敢填

考生档案:曹越 文科 高考成绩:375分 录取院校:省内本一批某所非名校

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曹越心里还是觉得心有不甘。

375分虽然离自己最理想的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还有距离,但窝在现在这所学校呆上个四年的话实在是不值得。曹越今年高考考了375 分,在文科上中算是一个挺不错的分数了。曹越一心想成为一名翻译,于是满心欢喜的去查上外09年的分数线,发现是380分。但今年是首次文理分开划线,曹越心里一下子没底了,自己的370多分的成绩在全省也能排上个千把名,这不上不下的分数和排名到底填报哪所学校比较好呢?

曹越不恋家,愿意往省外跑,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不要被本一退档。

为了满足自己的早已飘渺的“上外”梦,在明知不会被录取的情况下,曹越还是在自己的A志愿填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剩下的BC志愿她不敢赌了,填报了省内了两所学校,还填写了专业服从。这样的志愿填报又有了梯度,又能是专业“服从”,肯定不会被本一退档了吧。

今年的各大院校的分数线一出来,曹越恨不得一把把自己给掐死,人民大学349分这样的分数摆明了是大家都不敢填造成的“恶果”嘛,自己当时填志愿的时候为什么胆子就那么小了呢?曹越的班主任沈老师也为曹越的分数感到可惜,认为曹越的志愿填报虽然注意了三个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但A志愿和BC志愿之间的梯度拉的太开,所以才导致到曹越高分却没能进入心仪的学校的“杯具“。

专家分析:这其实是今年本一批次的一大特点,正是由于大量的“曹越”存在,导致今年相当多的一批文科强校投档线出现意外跳水,文科本一投档线在360分以上的高校全国只有27所,人民大学349分,北师大365分,中国政法358分,浙江大学353分,山东大学358分,中山大学只有345分,刚达本一线。

而省内的文科强校也不尽如人意,南师大355分,苏州大学350分,东南大学348分。因生源不足而断档的高校还有41所。

今年文科生填志愿遇到的最大麻烦是没有参照线,去年不少名校投档文理一条线,像浙大403分,高出本一线55分,大量考生不敢冲,宁愿趋于保守。

这直接导致这些名校遭遇“小年”。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的文科招生计划相对理科计划来说要少的多,很多考生不敢报,转向层次较低也更“保险”些的学校。

案例2

大小年不“灵”了,她栽了跟头

虽然没考到本一,但这个分数还是能让玉红在本二院校中选择一所不错的学校和专业的。

对于数字特别敏感的她一直想选择经济类的专业,于是在自己的本二专业中填报了南京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三所学校。玉红的“小算盘”打得可精明了,这三所学校去年的分数都很高,按照高校录取分数线“大小年”的说法,今年的分数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而且玉红还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万一南财今年的分数延续大热的势头,她就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上海的学校,肯定稳妥。

在这样的想法的驱使下,玉红的本二三个志愿全部都填报了“不服从”。遗憾被退档后,玉红依然不死心的在本二征平志愿中只填报了一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而且还只填了“财务管理”这一个专业。

谁 知征平的结果再一次让玉红伤透了心,浙江科技学院的征平分数居然高达358分!346分的分数却与本二擦肩而过,玉红的志愿填报就是吃了盲目相信分数“大小年”的亏。在本二征平结束后,南理工紫金学院的老师主动联系上了玉红,和玉红签订了合约。这才让玉红避免了“无家可归”的境地。

专家分析:虽然大小年现象对高校招生来说是个常见的事情,但具体到每一所高校来说,却是个小概率事件,显然玉红同学将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小概率事件上。高考填报志愿应该基于自己的实力和爱好进行,每所学校每年的录取平均分以及正常年份的录取分数线,才是最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在确定学校时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也就是自己的分数只有达到学校每一年的平均分时,你所填报的学校以及专业才有最大可能得到保证,同时要电话咨询高校招办,听取下学校招办给你的一些建议。

案例3

非金融专业不上,这个女生很执拗

作为一个文科班女生,缪缪却对金融学感兴趣,于是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尽往财经金融类的学校里瞅。缪缪的本二批次填报了南京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三所学校,所有的专业全部都填了和金融相关的。

而且更倔的是,缪缪全部填写了“不服从”。万一被退了档还有本二征平呢,就不信征平志愿里头没有一个自己喜欢的。

果不其然,缪缪“意料之中”的被本二退了档。本二征平的院校让缪缪傻眼了,要不就是离家很远的院校,要不剩下的专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与其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头“受罪”,还不如直接去本三学校里挑专业,缪缪打定了主意,放弃了本二征平志愿的填报。

这下缪缪的家里炸开了锅,343分的分数去念本三,多可惜啊。不论是缪缪的父母,还是老师同学,纷纷扼腕叹息。但在缪缪看来,本二征平志愿提供的那些专业自己实在不喜欢,不喜欢的专业为什么一定要填报呢?

专家分析:考生的学校和专业取向一定要基于自身的高考成绩,作为文科生来说,343分的成绩,不能说低,也不能说高,但是在对专业有强烈要求的同时,对学校同样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未免要求太高,在该生填报本二学校时,选择一所“名气”并不大的学校的金融专业是一个十分实际的选择。

当然,选择了一所高质量的本三学校的金融学专业,也是一个满意结局,将来考入该校研究生可能性还是十分大的。

案例4

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一定填服从

考生档案:刘俊 理科 高考成绩:361分

录取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毫不犹豫填服从专业调剂。

”盐城考生刘俊的填报经历非常富有戏剧性。高考成绩超过本一线6分,本一志愿填报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了增加录取几率,刘俊特意没碰气象之类的超热门专业,退而求其次,挑了自动化等三个稍冷门的专业。和去年的分数一比对,刘俊心里顿时有了底:“录取应该机会很大。

”信心满满的刘俊“大笔一挥”,填了不服从专业调剂。可本一录取结束后,当他从电脑上查询到录取信息一栏为:“档案被退”时,顿时傻了眼。原来南信大本一录取线358分,刘俊的档案顺利被投入该校,但他填报的三个所谓的冷门专业在今年突然“发力”,录取线都超过了361分,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刘俊的档案理所当然被退回了。

很快刘俊从失望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本二填的是南邮,也是很不错的学校。”对能上本二,刘俊没有丝毫的怀疑,自己的分数超过本一线6分,上本二的学校那是铁板钉钉的事。如他所料,档案被成功投进了南京邮电大学。

但刘俊万万没料到,填报的几个热门专业通通滑了边,决定他能不能上本二的关键再次落到了专业服从调剂上,不幸的是,志愿表上依然是不服从专业调剂。

就这样,超过本一线6分的刘俊相继与本一本二批公办本科失之交臂。刘俊沮丧地表示,尽管他在本三批次挑到了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交通运输),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考研,争取四年后踏进公办院校的校门。

专家分析:一般来说,每所高校在提档时,总是在1:1到1:1。

2之间的比例提档,比招生计划多提的档案将会被退掉,从多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被退档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两个原因,一是专业不服从调剂,也就是该生的分数达不到所填报的专业分数线,而且不服从调剂;二是总分偏低,也就是总分排在最后的学生将会被退档。

从每年学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来看,有不到10%的学生会选择专业不服从,而这其中一半左右的学生就会有被退档的风险。

因为在你确定所填报的学校时,并不知道你的分数在所有填报此校学生当中的位次,所以只要你填报了专业不服从调剂,就必须做好被该学校退档的心理准备。

要提醒考生的是,高校在调剂学生的专业时,总会按照学生所填报的专业倾向,就近给考生调剂专业,同时许多高校也有学生入校后二次调专业的机会,或选修第二专业的政策。

所以,除非你下定了宁愿被退档也要上某个专业的决心,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最好还是填专业服从调剂。

“死抱”南京高校错失良机

考生档案:黎富宇 文科 高考成绩:344分

录取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案例5

"死守"南京措施良机

比本一线只低1分,按理说,黎富宇在本二批次中挑选空间很大。

但黎富宇认准了一个死理:我哥哥姐姐都在南京上大学呢,我不去多丢人啊。因而大批省外学校被黎富宇挡在视野之外。本二批第一志愿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有四个文科专业,黎富宇挑了其中的三个,还有一个专业不感兴趣,因为害怕被调剂到理科专业,他填了不服从专业调剂。

不料进档后被退档,上本二的机会错失。在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时,黎富宇看这计划表失望透顶,南京本二批高校除了国际课程实验班还剩少量的计划外,其余基本已经录满,黎富宇干脆放弃了填报。在本三批次,黎富宇依然执着地选择了南京的高校,并最终被金城学院录取。

专家分析:江苏考生一贯有“恋家”心理,不愿意出省。而且今年文理首次分开计划,分开录取,文科考生缺乏往年可参照数据,底气不足,而江苏省内院校增加了不少文科计划,给考生造成“省内院校希望大”的错觉,而外省院校计划相对较少,结果考生一窝蜂填报省内院校,却忽视了外省院校,十分可惜。

按说344分的文科成绩对于上本二来说,应该不成问题的,但是由于专业不服从而被退档,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该同学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今年文理分开划线后,招生计划也是分开的,也就是说,文科考生绝对不会被调剂到理科专业去,若因为这个原因而填了专业不服从调剂,说明该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一些基本性的政策都没有了解清楚,未免让人感到太草率,也是十分不应该。

当然,在征平时,若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些本二高校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也应该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案例6

跟风追名校不成,她亡羊补牢

考生档案:吴丹 理科 高考成绩:370分 录取院校: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本一志愿填报时正是“根叔”的讲演最为火热的阶段,吴丹慕名把根叔执掌的华中科技大学列为本一志愿心仪的“第一名”。

吴丹来自南京某所名校,这次高考考了370分,超出了本一线15分,按照江苏的考生一般都“恋家”的“原理”,吴爸爸和女儿一合计,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把本一的三所学校全部填报了外地名校,但最后出来的分数让吴丹目瞪口呆,不由得“望根叔兴叹”。本一征平志愿,吴丹很谨慎地选择了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虽然只填报了一所学校,但吴丹填满了所有专业,还选择了“专业服从”。吴爸爸唠叨起了吴丹填志愿的“教训”:“填志愿的时候千万别扎堆,哪个学校红了就填哪所。这就和做广告的商品一定会涨价是一个道理。”。

高考志愿填报后如何查询

登录所在省份招生信息官网,输入自己的考生信息进行查询;

登录报考学校官网查看录取名单;

拨打报考学校的招生电话查询;

拨打当地教育厅招生办的电话查询;

录取结束后,以前的学校一般会有记录,可以询问;

省考试院会有录取分数和位次,对照自己的志愿就可以判断自己志愿的录取情况

我想问一下高考志愿里,某一个高校对某个地方的计划招生人数与实际招生人数为什么差别很大

差别不会太大

招生计划有了之后,考试院按照计划给院校投档的,最多可以录到计划数105%或者120%

所以很少有高校实际录取超过了原计划的20%

如果偶尔有超过20%的,原因是由于学校手里是有机动计划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从而有可能造成20%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