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歇后语大全
小学生歇后语大全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棋盘上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48、烧香赶出和尚——喧宾夺主
49、茶铺里的水——滚开
50、南天门的灯笼——照得高
51、夜里的风雨——下落不明
52、泥菩萨的眼睛——有珠无光
53、尾巴上绑芦苇——假充大公鸡
拓展资料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小学餐具类英语单词
bowl碗
plate或dish 盘子
spoon勺子
chopsticks筷子(复数)
cup杯子
knife刀子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要教什么音乐知识内容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应该注重培养他们这方面的兴趣,学唱歌曲聆听音乐是对他们的教学重点
1.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2.唱歌: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3.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5.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6.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7.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8.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潜力。
孩子上小学英语还可以,初中以来英语越来越差,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我曾经是一名补习机构的英语老师,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差别在哪?
1.词汇量:小学阶段800-1000,初中阶段1700-2000。小学基本考察教材里面的知识点,学生一到考试大部分都是90几分,看不出明显的差距。而到了初中,词汇量积累增加近一倍,甚至对优等生的要求远不止2000个,这个就是明显的量化差别了。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水平的高低。
其实你要说小学阶段看不出太大差别,倒也还是有差距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我带过的学生里面,很多家长都反映在学校考得不错,但给他们一些文章进行朗读,就会发现部分高年级的学生读得磕磕绊绊,甚至比低年级的孩子要弱一些。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平时阅读量少,所以词汇积累就少,阅读理解能力也就上不去。一到初中,知识储备不足,而阅读理解分数占比又高,所以很容易就跟不上,学习越来越吃力。
2.时态:小学阶段学习4种时态,初中阶段学习9种时态。小学主要学习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式。初中在此基础上还会学习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过去进行时。在数量上和难度上也加大了不少,还不包括语法知识点。
之前在给学生补习的时候,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会给他们重点加强4种时态的拓展延伸,他们也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知识体系构建得还不够扎实,所以建立错题库重点复习易错点是有必要的。
3.听力:小学阶段听力基本上是教材内容,初中阶段听力对阅读理解能力和语速的要求更高。小学阶段的听力播音员基本是固定的,孩子很容易只习惯于听他们的发音规律,语速也是较缓慢的,所以有时候换个播音员他们就听不太懂了,依赖性会容易让孩子变得不爱思考。但是初中以后,听力材料篇幅增加,生词增多,提的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推断和提炼,难度自然比小学高出好几倍。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平时输入的量不够,听力训练的量不够。
对于你的孩子上初中后英语水平下降的问题,我说说我学生时代是怎么做的吧。
1.积累词汇量。我刚上高中那会儿英语150只能考90多分,所以我每天放学后都会精读一篇课外文章,把生词抄在便利贴上。正面写上英文单词,背面写上对应的中文意思。回宿舍或者去教室的路上边走边背,看英文回忆中文,如果回忆不起来就翻过去看一下,一天10个。坚持了1个月,英语提升到120多分。语感、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自信心都慢慢提升上去了。
2.时态(包括没有提到的各类语法点)。对于自己容易做错的题摘抄到本子上,同一类型的整理到一起,重新再做,每个礼拜翻一翻,总结自己错的次数较多的题目重点加强复习,包括找历年真题有针对性地去练3-4道,熟能生巧嘛。
3.听力。听力我重点进行精听训练,每天听1题,每个句子先盲听3遍,尝试着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看原文,再听3遍。听的时候可以跟着复述句子,再默写出来,再核对原文。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模仿发音和语调,坚持一个月后我的听力水平和发音都有很大的进步。
所以,学习没有捷径,目标+方法+持之以恒,你的孩子也一定可以收获成果的,希望我的方法能给你一些启发。
青城不下山
2020-10-23
现在的小学一般几年级开始学英语啊
现在的小学一般三年级开始学英语
中国的义务教育规定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全国各地情况不完全一样,发达地区可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了。
2001年1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课程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相关推荐
- 07-13 形容重归于好带手字的成语有哪几个
- 07-13 多读书就会有益处是什么成语
- 07-13 善于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用什么词形容
- 07-13 小学生四年级成语摘抄
- 07-13 特别少见的四字成语
- 07-13 结婚用的祝福成语有哪些
- 07-13 形容动作娴熟的成语有哪些
- 07-13 形容“达到预期目的”的成语有哪些
- 07-13 关于描写一个人事业有成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