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12部名著
中考必考12部名著
1、《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3、《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4、《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英国著名作家。
5、《格列佛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6、《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作家。
7、《童年》作者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作家。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著名作家。
9、《繁星春水》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10、《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
12、《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
初中必读书目书信类
小王子 成人和儿童都可以看的
初中历史课外书推荐20本书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初中历史课外书推荐:
《半小时中国历史》
《漫画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故事汇》
《历史上的大事件》
《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宝藏》
《丝绸之路:一部东方的历史》
《中华文明史》
《明朝那些事儿》
《大秦帝国》
《唐史并不如烟》
《宋史:一段精彩的历史》
《元朝那些事儿》
《明史:一个朝代的兴衰》
《清史:一个帝国的崛起与沉沦》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战争》
《中国文化史:从夏商周到明清》
《世界历史故事汇》
《漫画世界历史》。
这些书籍都有趣、生动、通俗易懂,适合初中生阅读。此外,还有一些视频、音频和在线资源也可以作为初中生学习历史的辅助材料。

夏天中考文案
初夏,我们即将中考,在青春的彩虹桥上,桥下的大海映着我们胶片中的笑脸。
热烈的夏天,是梦想的起点,每一份汗水都见证着执着与拼搏。
在炎炎夏日里,感受阳光的拥抱,体验生活最纯粹的热情。让每一刻都如诗如画,留下心中永恒的印记。
夏日的沉醉在于它那热烈的气息,它激发着我们的热情,让我们勇敢地追求梦想。在花香与阳光中,我们找寻内心的力量。
150个中考高频成语
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 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孩子中考英语20分有必要补课吗
有必要补课。
1.首先,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分数的高低对学生中考总成绩影响较大,20分的成绩较低,需要通过强化英语基本功的练习和巩固来提高英语能力。
2.其次,英语是学科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单靠普通头脑的反应和速记听力无法提高英语成绩。
通过辅导班或者一对一的课程,学生可以补充自己在学校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内容,并且锻炼自己在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3.最后,如果孩子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英语,独立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孩子还在成长期,课余时间不能过于紧张和疲劳,所以开展专业英语补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概念二册和中考有什么关系啊
我觉得初一及以下水平,可以从第一册开始,一定要利用录音,跟着录音去读熟背诵。
初二以上至高中,最好从第二册开始。如果初二有时间把第二册背下来,然后初三一年都可以把第二册重复背诵,中考绝对能够拿个高分。
高中的话看水平,实际上《新概念第2册》第三、第四单元的难度已经是高中难度了,把第2册读熟背透应付高考足够了。《新概念第2册》是一本比较神奇的书,这本书初中的孩子可以拿它应对中考,高中的学生可以用来应付高考,到大学了有许多同学还能用这本书准备英语的四级考试,应用面非常广。
如果初中背完第2册,到高中的话可以接着《新概念第3册》了,前两个单元学透足够用了。如果有追求的话第三单元最后20课也给背了,这20课可以说是新概念的精华,每篇文章随便抽几句都可以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都是高大上的句子,会应用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至考研都是不成问题的。
第4册如果学有余力放在大学里学吧,高中不推荐。
学《新概念》,没有必要报班,也没有必要去抠它的语法单词去,但一定要跟着听、读、背。用手机下载一个省心英语的APP,或者把音频拷贝到MP3里面,跟着录音读、背,每天早晨起来半小时,晚上半小时,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而且不断重复。
学英语最好的办法是“背课文”,而不是背单词。只要背会了一篇课文,你就能把课文中所有单词记住了,通过不断的听音频录音,听力得到提高,中高考的听力也不成问题了。把背的材料说出来,口语就提高了。这么多文章下来,阅读能力更是提高的很大,而且形成了语感,做选择题光凭借语感就能把题目做对。通过对文章句子的改写,形成自己的句子,作文就不用愁了。所以,只要肯认真跟着录音背一本英语书,可以确定,英语就不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推荐背《新概念英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提问为什么要背课文,我的回答是背课文非常有用,最好是在能有录音跟随的情况下把课文背的越熟练越好。
在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比如小学、初中乃至高中,不可否认只背单词就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学习越深入,背单词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越差。因为单词量会越来越大,没有语境的单词很难记忆,这边背那边忘。而且没有文章、听力的支撑,随着句子越来越复杂就会看不懂英语的文章,或者学成哑巴英语,听不懂,更说不出来。而那些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的人,甚至很少背单词、学语法的同学,不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听力、口语都是非常好的。
另外,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是没有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的敏感时期(幼儿时间)也都已经过了,找外教陪练又不现实,这时候的自我学习就需要背课文加上广泛阅读,为自己创造语言环境。
一是通过背课文记住单词。一个单词要记住需要不断的重复,放在具体语境(句子)中记忆要比单独记单词有效的多。一个句子从跟录音朗读到会背至少需要几十遍的功夫,也就是说在背句子的过程中这个单词至少背了几十遍。当你句子会的时候,句子意思明白了,单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自然记住了。背课文还要隔一段时间定期复背,相当于再次进行复习。从课文中记忆的单词是不容易遗忘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常用词出现的频率。越是常用词在你背诵的过程中重复的次数就会越多,就掌握的越牢靠。而一篇文章中,生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常用词。
二是通过具体的句子了解语法。语法的作用是分析句子的,从而弄懂句意,不是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句子就是单词的组合,组合方式就是所谓的语法。句子会了不必要刻意去学语法也会逐渐掌握,其实所谓的语法无非是时态语态、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这些东西,掌握的句子多了自然会了,并且通过典型的句子可以把语法了解透彻。比如《新概念3》第5课的最后一句话:“However, he had at last been allowed to send a fax in which he informed the editor that he had been arrested while counting the 1084 steps leading to the fifteen-foot wall which surrounded the president's palace."这句话时态用了过去完成时,用了被动语态,用了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用了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用了名词所有格的表达方式,用了带连词符号的形容词等等,当你拿到这样复杂的句子能够分析的话,看懂文章就不成问题了。
三是熟悉固定搭配。其实大部分人所说的语法实际上是短语的固定搭配,尤其是动词和介词、副词的搭配。但英语中的一个介词有许多种意思,只有放在具体句子中才能看出具体含义。比如make这个动词后面加介词构成的短语有几十个之多,想要背下来非常困难。但通过背诵课文,非常容易背下来和什么词搭配是什么意思,而且一定是越是频繁用到的越是记忆深刻。一道题目当别人还在考虑用of 还是about时,背课文多的同学凭语感就可以把题目做对了。
四是掌握老外的用语习惯。通过背诵课文掌握英语常用句式及表达方法。英语的用语习惯和汉语是不一样的。比如最简单的“早上好”,你会脱口而出“good morning",这个语序和汉语就是相反的,翻译成汉语实际上是“好早上”。之所以能够脱口而出是因为这个句子你已经无数遍的重复过,都不用经过大脑就能说出,即便没学过晚上好这个句子你也会翻译成”good evening“而不是”evening good"。学过新概念2的同学翻译“这不关我事”的时候,脑海中第一反应一定是“It's none of my business.”而不会是其它什么句子。这就是句子熟练后形成的条件反射。当大量的句子储存在你脑海里的时候,输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五是提高听力。听力是需要精听的,当一个非常熟悉的文章能够清晰地听出每一个单词发音的时候,一篇不熟悉的文章给你时再次听到同一个单词时,会激起大脑中的反射,能够迅速反应出它的意思。在英语听力中经常有这样一个体会,让你阅读时每个单词都会,但让你听时一个词都没听懂,这就是这个词的声音和词义没有建立起联系,用熟悉的课文去练习听力就是为了建立这个过程。许多老一辈的语言学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仅凭着一本英语教材和一个破旧的录音机就可以把英语学到大师的水平,就是不断地在重复精听熟悉的内容,直到听懂弄透每一个句子。
英语是一项技能,而不是知识,需要的是熟练度。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就像开车一样越是重复训练的多,掌握的越熟练。所以,没有必要追求过多的时髦材料,把任何一本经典的教材训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都会成为学习的领先者。
相关推荐
- 08-13 为什么我一直觉得以前的篮球鞋真的比现在的鞋好看
- 08-13 家里篮球没气了,又没有气针,怎么给篮球打气
- 08-13 火车车次后面的数字的意思
- 08-13 深圳地铁三号线的起点和终点是哪两个站?历经什么站
- 08-13 高铁站旁边做什么生意比较好
- 08-13 高铁上厕所是坐便还是蹲便
- 08-13 高铁和动车是同一吗
- 08-13 请问高速铁路两边安全距离
- 08-13 地铁延伸线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