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不知道为什么的成语
表示不知道为什么的成语
这个成语是莫名其妙。指说不出其中的奥妙,表示发生的事情很奇怪,解释不出道理来。成语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例句:1.自然界有很多现象使人莫名其妙。
2.她天天都说些不着边际、莫名其妙的话。
3.对她莫名其妙的行为,我疑惑不解。
表示听不懂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听不懂的成语,例如:
对牛鼓簧 [ duì niú gǔ huáng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对牛弹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比喻对不能 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弘明集 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牛听弹琴、不知所云、糊里糊涂、不得要领、茫然不解、茫然费解、无的放矢 、对牛弹琴、充耳不闻、佶屈聱牙、艰深晦涩、深文大义、咕咕哝哝、诘屈磝碻,含含糊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言颠语倒,颠三倒四,有的放矢,巴三揽四,词不达意,词不达意,着三不着两,东拉西扯。
【成语】: 不知所云
【拼音】: bù zhī suǒ yún
【解释】: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明所以,大惑不解,茫然不解,不堪设想,不得要领,不知所以,莫名其妙,雾里看花,心中无数,不堪了了,不知就里,一问三不知,百思不解,不得而知,胸中无数
成语不知声什么
不识不知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不知不觉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不知端倪 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不知凡几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不知甘苦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不知纪极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不知就里 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不知其详 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不知去向 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形容无耻到极点。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不知世务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不知所以 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债乐善开头成语
"债台高筑"是一个比喻,形容债务累积到了极点,像一座高耸的山峰一样难以逾越。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据传,晋国国君晋景公曾经向齐国借债,但是一直没有还清。后来,齐国国君齐桓公来晋国访问,晋景公想要借机向齐桓公借钱还债,但是齐桓公却拒绝了他的请求。于是,晋景公感到非常尴尬和难堪,便用"债台高筑"来形容自己的困境。
现在,"债台高筑"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债务累积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类似的困境或难题。
形容女人走路快的成语
大步流星、风驰电掣、脚底生风、
疾走如飞、日行千里、
1、健步如飞: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2、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3、疾走如飞:“疾”是“快”的意思,“疾走如飞”就是说快步走的像飞起来一样。
4、快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5、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6、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7、大步流星一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8、脚底生风:一走起路来好像脚底下带风一样。
9、健步如飞:一健步形容人的步伐十分稳健,如飞指的像飞起来一样。健步如飞的意思就是说人的脚步十分稳健像是飞一样。
一个月中间站个人后面生是什么成语
一个月字一个人一个生字的成语是:引人入胜
读音:[ yǐn rén rù shèng ]
详细解释
1. 【解释】: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2.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3. 【示例】: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 ◎秦牧《虾趣》
近义词:扣人心弦 别有天地 令人神往
反义词:味同嚼蜡
造句:
1、长城的雄伟壮观真是引人入胜啊。
2、今晚凉风习习,风景依山傍水,真是引人入胜。
3、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
4、妈妈讲的故事精彩分层,我太入迷了,真是引人入胜呀!
5、这篇文章写得引人入胜,真是佳作啊!
6、这里依山旁水,一阵风吹来凉风习习,那峰峦雄伟的群山是那样巍峨,那山上的树木是那样挺拔真是引人入胜啊。
关于小事成大事的成语
无事生非
wúshìshēngfēi
【解释】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正音】事;不能读作“sì”。
【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近义词】无中生有
【反义词】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辨析】~和“无中生有”都含有本来没有事却说有事或添麻烦的意思。但~偏重在“生非”;表示故意制造麻烦;有不好的行为后果;而“无中生有”则表示口头上凭空捏造而无直接行动。
【例句】这个人最爱~;既影响同志间的团结;又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关推荐
- 08-12 千和万的成语和古诗还有哪些
- 01-28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一般用于比喻哪些人
- 08-16 什么什么锣鼓的成语
- 08-11 什么湖什么海的成语有哪些
- 08-15 猜成语及答案桌上5个无花果先吃掉2再吃掉3个
- 08-17 形容诸葛亮的四字成语
- 08-17 文《学弈》中学到了一个什么成语.出自
- 08-11 带羊字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