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什么游什么四字成语
游什么游什么四字成语
游来游去
yóu lái yóu qù
释义
指在水中或空气中自由自在地移动或飘荡。
引证
1.做那个,又来做这个,是游来游去之谓也。
宋·《朱子语类》
2.只是海面上有几十个天鹅,游来游去,就象个晓得进退的意思一般。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
游( )游( )填空是什么成语
只有带游的成语:
(1)秉烛夜游: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2)炳烛夜游:炳:点燃。珍惜光阴。比喻及时行乐
(3)骋怀游目: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游目:远眺。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4)登界游方: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5)东游西逛:同“东游西荡”。
(6)钓游之地: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乡。
(7)东游西荡: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8)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游魂,游荡的鬼魂。
(9)逢场游戏:犹言逢场作戏。偶尔凑凑热闹。
(10)釜中游鱼: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11)釜底游鱼: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12)膏腴贵游:犹言富家贵族。
(13)戏蝶游蜂:飞舞游戏的蝴蝶和蜜蜂。后用以比喻浪荡子弟。
(14)矫若游龙: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15)驾鹤西游:死的婉称。
(16)旧地重游:再度来到曾经居住过或游览过的地方。
(17)溃兵游勇:指逃散的士兵。
(18)龙游曲沼: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19)流水游龙:语本《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后因以“流水游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20)浪蝶游蜂:犹言浪蝶狂蜂。比喻寻花问柳的浪荡子。
(21)力争上游: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22)马如游鱼:同“马如游龙”。
(23)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24)偶影独游:偶:配偶,伴侣。以影为伴,独自游览。比喻孤单
(25)鹏游蝶梦:《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庄周梦为胡蝶之事。后以“鹏游蝶梦”谓变幻夸诞之谈。
(26)盘游无度:盘游:游乐;度:限度。耽于游乐,没有限度。
(27)轻举远游:指避世隐居。
(28)丧胆游魂: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29)善游者溺: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30)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31)乌衣之游:《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后因谓亲属间文酒赏会为“乌衣之游”。
(32)息交绝游:停止交游活动。指隐居。
(33)衣绣夜游: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34)衣锦昼游:衣:穿。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35)衣锦夜游: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36)鱼游濠上:《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
(37)鱼游釜内:同“鱼游釜中”。
(38)鱼游釜底:同“鱼游釜中”。
(39)鱼游燋釜:同“鱼游釜中”。
(40)鱼游沸釜:同“鱼游釜中”。
(41)鱼游沸鼎:见“鱼游沸鼎”。
(42)悠哉游哉:悠闲自在。
(43)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从容自得。
(44)优游卒岁:悠闲度日。
(45)悠游自在:见“悠游自得”。
(46)优游自在:悠闲舒适。
(47)优游自适:悠闲适意。
(48)优游自若: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49)优游自如: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50)悠游自得: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游字成语有哪些
1、游骑无归 [yóu qí wú guī]游骑:离队的骑兵。离队的骑兵,无处可归。比喻离了根本,得不到归宿。
2、周游列国 [zhōu yóu liè guó]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3、蛛游蜩化 [zhū yóu tiáo huà]蛛的游网﹐蝉的蜕变。比喻技艺熟练。
4、鱼游沸鼎 [yú yóu fèi dǐng]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5、鱼游濠上 [yú yóu háo shàng]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说话无缝隙的成语
滴水不漏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释义: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点水不漏diǎn shuǐ bù lòu
成语释义: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固若金汤gù ruò jīn tāng
释义: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 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严丝合缝 yán sī hé fèng
解释: 指缝隙严密闭合。
见缝插针jiànfèngchāzhēn
释义: 缝:缝隙;空子。看见缝隙就插针进去。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语出: 魏巍《东方》:“‘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无间可乘
拼音: wú jiān kě chéng
解释: 犹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无间可伺
拼音: wú jiān kě sì
出处: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
缄口如瓶
成语释义:缄口:闭口不言。指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能言善道
成语释义: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能说善道
能言会道
能言舌辩
成语释义: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带目口的成语
1. 目瞪口呆
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2. 目瞪口噤
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噤: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3. 目瞪口张: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4. 目呆口咂
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形容“动作流畅”的成语有哪些
1、【成语】: 一气呵成
【拼音】: yī qì hē chéng
【解释】: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2、【成语】: 行云流水
【拼音】: xíng yún liú shuǐ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3、【成语】: 挥洒自如
【拼音】: huī sǎ zì rú
【解释】: 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出处】: 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4、【成语】: 运用自如
【拼音】: yùn yòng zì rú
【解释】: 自如:活动不受阻碍。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出处】: 清·梁启超《开明专政论》:“幅员稍狭,故得厉行自制,而运用自如。”
5、【成语】: 得心应手
【拼音】: dé xīn yìng shǒu
【解释】: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形容精卫的四字成语
【成语】精卫填海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举例造句】宾南如精卫填海,每不自量。(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
【近义词】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移山倒海
相关推荐
- 08-16 什么什么锣鼓的成语
- 08-15 和吞云吐雾类似的成语
- 08-14 什么什么求索成语
- 08-14 深浅出入成语
- 08-11 寓言成语故事有哪些
- 09-06 一声叹息的成语
- 08-11 猜成语俩个大字连在一起是啥成语
- 08-16 含有“枫”字的成语有哪些
- 08-16 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利益的成语是什么
- 08-12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