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略知大意不求理解透彻的成语
只要略知大意不求理解透彻的成语
【成语】: 一知半解
【拼音】: yī zhī bàn jiě
【解释】: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一只手攥着一个东西,还有一个人举着鼎,打一成语
拔山举鼎
bá shān jǔ dǐng
【解释】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力气大
【近义词】拔山扛鼎
【反义词】软弱无力
【例句】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黑籍冤魂》第一回
【英译】herculean or great in strength
【成语故事】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
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
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第一部成语系的词典是
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是《尔雅》。《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其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
《尔雅》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的著作
形容人跳舞好的成语
有两个经典的成语可以形容人跳舞好。一个是“舞动青春”,形容跳舞舒展身体、活力四溢,展现青春活力;另一个是“身轻如燕”,形容跳舞姿态轻盈、动作流畅,如同一只燕子在飞翔般自由自在。跳舞既能展现个人的才艺和优美的身姿,也能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愉悦。
优秀的舞者更是能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感染观众,传递正能量,让观众感受到舞者的技艺和深情。因此,想要描述一个跳舞好的人,可以用“舞动青春”和“身轻如燕”这两个成语来形容。
带玉的成语有哪些
玉立亭亭
拼音:
yù lì tíng tíng
解释:
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
元·乔吉《七夕赠歌者》曲:“水洒不著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语法:
玉立亭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女性或树木等。
示例:
茅盾《蚀·追求》:“像她那样玉立亭亭的身段,穿了薄绸的衫子,浪和风来吹扬她的襟袂,是多么醉人呀!”
近义词:
亭亭玉立
1、精金美玉
造句:若想具备精金美玉一般美好的人品,就一定要经过炼狱般的煎熬与锤炼。
2、金玉其表
造句:那些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人都是不值一提的。
形容很容易得到带手的成语
形容容易含有手的成语
1.唾手可得:
读音:【tuò shǒu kě dé】
释义:唾手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出处:语出《后汉书·公孙瓒传》。
2.轻而易举:
读音:【qīng ér yì jǔ】
释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 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3.手到擒来:
读音:【shǒu dào qín lái】
释义:指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能做好了。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
4.易如反掌:
读音:【yì rú fǎn zhǎng】
释义: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很简单非常容易完成。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5.信手拈来:
读音:【xìn shǒu niān lái】
释义: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意为随手拿来。泛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
相关推荐
- 08-01 形容被吓了一跳的成语有哪些
- 08-01 介绍潍坊市的七句英语作文
- 08-01 从北京坐火车到上海,途经哪些站
- 08-01 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的成语
- 08-01 电工技师工作总结
- 08-01 高铁能补无座票吗
- 08-01 用英语怎样形容我喜欢的食物
- 08-01 水溅出来的成语
- 08-01 十个雪花中间围着一个太阳是什么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