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有什么英语歌可以提高英语的歌曲

汪子涵 发布于:2024-07-11 编辑于:2025-05-03 07:15:34 38046

有什么英语歌可以提高英语的歌曲

有很多英语歌曲都适合用来提高英语水平。一些旋律优美、歌词简单的流行歌曲尤其适合学习英语。以下是一些推荐:

1. Des'ree - Life is like a boat(歌词简单易懂,充满了鼓励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 Eminem - Lose yourself(这是一首非常励志的歌曲,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勇敢追求梦想)

3.筷子兄弟 - Far away(这首歌歌词简单,充满情感,而且包含一些英语表达方式)

4. U2 - With or without you(这首歌歌词简洁,有许多经典的表达方式,如形容一个人的影响或者能力的单词)

5. Mariah Carey - Because of you(这是一首经典的抒情歌曲,歌词包含了许多的形容词和副词,对于提高词汇和语感非常有帮助)

6. Linkin Park - Lift me up(这首歌的歌词充满了力量和鼓励,同时也有许多表达方式可以学习)

7. Taylor Swift - Shake it off(这首歌歌词简单易懂,包含了大量的常用单词和短语)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 Hotel California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也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学习英语歌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要只关注歌词中的生词,而要注重整体的理解和歌曲的韵律。同时,也要不断地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英语水平。

1 沉默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

2 爱的细语There's A Kind Of Hush

3 阳光季节 Seasons In The Sun

4 唱首忧郁的歌 Song Sung Blue

5 在老橡树上系黄丝带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

6 雨的旋律 Rhythm of The Rain

7 七个寂寞的日子 Seven Lonely Days

8 超级迷你比基尼 Itsy Bitsy Teenie Weenie Yellow Polka-Dot Bikini

最简单的英语歌

《RhythmoftheRain》:被翻译为《雨的旋律》是一首20世纪60年代TheCascades的歌曲,由约翰肯莫斯作词作曲,歌曲属于乡村音乐类型。

2. 《baby》:是加拿大男歌手贾斯汀·比伯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歌词、曲谱由贾斯汀·比伯、卢达·克里斯、The-Dream、TrickyStewart、克里斯蒂娜·米兰制作完成。

3. 《fide》非常的经典,简单又好听,歌声非常的柔美,天籁之音让人听了回味无穷。

《Big Big World》

这首歌特别特别的好听,而且久久重复一个调子,特别是歌词,非常简单,就算英语不太好的同学,只要多听几遍,跟着唱几遍,基本上就可以哼出来了。

1:目前是"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这首歌是一首经典的童谣,歌词简单易懂,旋律简单明快。

除了这首童谣,还有许多简单的英语歌曲适合初学者,例如"Nursery Rhyme Medley"、"The Wheels On The Bus"等。

这些歌曲既有助于学习英语的基础单词和表达,也很容易记忆和跟唱。

透过唱歌的方式,可以轻松地练习英语的发音和语调,提高英语听力和语感。

怎么培养英语语感

一、怎样培养语感?

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弄清楚语感是什么,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语感是什么。下来让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语感:

1、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感觉,这是一种比较模糊的笼统的说法。每个人都是有语感的,只是敏锐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说,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那么,我们平时学习,老师要有意去培养学生对语言反应的敏锐度。

2、语感就是当你大量诵读遗忘之后留下的东西。这种说法依然是模糊的,但却非常有道理,它强调对语言材料的熟悉。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语感就是对目标语言的熟悉程度。

3、语感是一种语言习惯。语感其实就是目标语言输入和输出时人对其自然而然的反应,一切都是不假思索的一种自然的反应。既然是这样,那大量重复机械性的记忆是形成优秀语感的必经之路。

二、语感有什么用?好的语感能提升做题的准度,缩短答题时间,语言输入时接收更快更准确,输出语言时则更得体更合理和更有效。拿英语高考来说,语感在听力、完形、改错、语法填空以及作文中都能发挥较大作用。

三、最后,再切回正题:怎样训练语感?

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了六个层面,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反复证明其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往往可以在短期训练后就有质的提升,让基础较差的同学明白努力方向,如何努力。

这六个层面是:

1、固定用法层面。 含固定短语、固定句型和其它一些习惯表达。加强对它们的识记,能提升完形、语法填空和改错题的解题能力。

2、语法层面。加强语法的理解和熟练掌握,能极大提升语法填空和改错能力。语法是人们总结出来的规律性东西,掌握语法是加快学习进程的法宝,但现在教育届和社会上有一种矫枉过正的趋势,似乎谁谈语法教语法就太out了,这是错误的,可以淡化语法教学,但绝不能摒弃,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条件和可能用西方人的方式像学母语一样去学习英语。

3、词汇用法层面。这就涉及到记单词了,我们学单词时,一般只学音、形、义,而往往忽略用法,这是绝对不行的,记单词时一定要音形义用结合记忆,相信大家做完形填空时是深有体会的。

4、句子结构层面。熟练掌握五种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并列句、复合句和其他特殊句子结构,做到出口成句,书写成句。这一层面的语感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

5、语义逻辑层面。这一层面要求我们尽量做到听或读的同时能同步理解语义,并能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并列、转折、递进、让步等。平时只要做到适量针对性训练,那我们在做完形、语法填空和改错时就能明显感觉到进步。

6、行文逻辑层面。这个层面的语感上升到语篇层次,比如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什么结构、为什么这样写,涉及到文章布局、上下关系。高考题目中阅读理解和七选五对此有所考查。

总之,从以上六个层面去努力可以较快地提升语感。

我是大张老师,专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二十多年,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下方留言和我交流,我还是头条新人,但今后我会陆续推出教学课程,有需要的同学或家长请关注。

谈到英语学习,尤其是很多的家长们经常会冒出一些“民间术语”,比如“语感” 就是常说的一个。

什么是英语语感?

语感这个词,最早见于有人说“凭语感做题”——大概指不借助于语法知识,而是基于脑海里存储的大量语言所生成的概率统计来做语法选择题。还有一些人认为:语感是听说读写时对于正确用法的潜意识的直觉,包括朗读时正确的语音、语调;恰当的断句、停顿;常用词语和习惯用语的正确搭配;在语言应用中能下意识地合乎语法规则地使用。近些年在少儿英语启蒙中,又兴起了一种说法:语感是英语的“韵律节奏”,培养途径是让孩子听英语歌。

我认为:“语感”的概念是不确定的,是有着各种解读的。这一点从百度结果就能看出。如果“语感”指对语言下意识的正确运用,那么,只要学习方法对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练习,学习者都能获得“语感”。因为语言达到内化和自动化之后,就可以下意识地运用了。如果“语感”指语音层面的说英语、读英语的“韵律节奏”,那么对于7岁以下的低龄儿童来说,是无需训练的。我们说小孩学英语的优势是能获得“类母语”的语音,就是指儿童能全盘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断句、停顿、“节奏”,说得和外国人一样。这是儿童的本能和天赋,只要有大量正确的输入与互动,在关注内容、追求意义的过程中,儿童自动获得了惟妙惟肖的语音,对语音无需特意训练。要正确看待歌曲歌谣对于外语学习的作用,不能过于夸大。我认为歌曲歌谣在少儿英语领域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儿童学英语的兴趣,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授单词句型表达式;二是歌曲歌谣的“韵律”对于自然拼读的学习有准备和巩固功能,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某一个音的关注度,有强化练习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歌曲歌谣在幼儿、少儿英语启蒙中是“锦上添花”,是“甜点”而不是“主菜”。我不同意“听歌是启蒙的第一步,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的观点,我甚至认为听歌都不是语言习得的必须。试举一个反例:我们想象一个中国农村小孩,从小没上过幼儿园、没听过什么儿歌童谣,难道他就学不会中国话吗?他说话就没“语感”吗?他说话的“韵律节奏”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吗?

如何培养英语语感?

“语感”和“英语思维”不是靠启蒙阶段“听歌”和“不说汉语”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依靠长期、大量的输入与练习来获得的。在英语学习的初期,不会从一开始就形成语感和英语思维。所以关于“如何培养”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用刻意培养,当你英语足够好的时候,自然就有语感和英语思维了。当然,家长在英语启蒙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让学生养成什么都翻译成汉语的习惯,让学生养成用英语来学习的习惯。这是语感与英语思维概念的正面意义。

要达到具有语感与英语思维的高水平,最终还是靠踏踏实实的教学与积累、学得与习得。最佳方式是为学生循序渐进地提供最近发展区内的学习资源。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孩子是如何习得母语的。小孩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语言时热衷于运用。因此当他学了一句“你是傻瓜”的话,他会有强烈的冲动去运用于另一个小孩,但另一个更厉害的小孩会回应“你才是傻瓜”或者“你是笨蛋”等更高级的语言来保护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小孩印象深刻地习得了新句型或新单词,他会不断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重复训练。语言在这种交流运用中是学得最快的。我们家长作为教学者,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充当那个厉害小孩,为学习者提供略高于其现有水平一点的、他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如果不能直接交流,那退而求其次,为学习者提供他最近发展区内的听力和阅读资源,让孩子在合适的资料和环境中大量浸泡,年龄再大一点时直接用英语来学习。当英语达到高水平,语感与英语思维也就随之获得了。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语感?说直白一点就是对语言的感觉,或对语言的感知,那么我们能感知到语言的什么呢?只有声音,一定不是试题。所以,整天做题是练不出语感的。既然是对语音的感觉,那就得去听它的声音。我们对所有语言的感觉都是首先源于听的。不是读。没有听的经历不可能会读。就算我们学外语时可以利用音标或者自然拼读来读单词。但语调的问题是靠什么都无法解决的,只有靠听。

很多人从来不听,认为按照音标把单词读对就行呗。如果那么简单,大家早就把英语学好了。这里无法给大家示范,因为不能音频和文字一起发。只能用文字描述。

一个句子里不是每个词都是按照音标来读的。首先是词在句中重要成都的不同,读起来声音的高低也是不同的。这种现象不只是英语有,所有语言都有。比如,I like the girl who is reading in the library. 我喜欢那个在图书馆看书的女孩。

你能每个词都读成一样的声高和长度吗?就算汉语也是有抑扬顿挫的。有些词要重读,有些词就一带而过。不能重读。如果你非要重读,非要让别人听清你说的每个词。别人就会认为你有病。不信你试试读一下汉语的译文。你把每个字都重读。不要说别人,你自己都觉得不正常,好像是在冒傻气。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哪个词该重读,哪个词该弱读呢?看语音语调的书籍可以吗。明告诉你,不管用。语调比发音更难把握。理论可以说清楚,但你却做不到。只有你去听别人怎么读,你才能模仿出来,没有示范,你是不可能凭想象来读的。

记得我们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老师把每个词都重读。当时我们也不懂,老师怎么读,我们就跟着读。后来听美国之音的《英语九百句》才知道人家根本不那么读。比如类似这样的句子,l don't like it. 我们以前都是每个词都重读,包括最后的it。绝对是平均用力,不偏不向。但美国老师读的很弱,it根本不重读。这才知道英语是怎么读的。其实听英语九百句就是为了学地道英语才学的。

当时听地方电台播讲英语讲座,到读课文的时候,中国老师读的我能听懂,然后又播放一遍外国人读的同一篇课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完全不一样。当时就像,跟中国老师学不到地道的英语。必须跟外国人学。但那时哪有外国人呢?好在那时还知道美国之音,知道他们讲英语九百句。自己也有书,而且家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家用电器,收音机。每周只讲一课。但收听效果太差了,每周只有一两天能听清。所以就想买个录音机把节目录下来。但当时家里不富裕,而且身上有四五个哥哥姐姐要结婚,我学英语本来就是不务正业,哪有钱给我买录音机?因此,我等了七年才等来了这台录音机。有了录音机就方便多了。

后来又买到了这个版本的《英语九百句》,这是原版,最好的是里面有城垛式语调符号。这个对理解语调很有帮助,但也得是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后才能看懂。

《英语九百句》的优点是,老师把句子读三遍,第一遍和第三遍是正常速度,第二遍是慢速,但他们读的慢速是在不改变语调的情况下读的,不像当时咱们的老师,一慢下来,语调全没了。就是这第二遍特别管用,你能听得清,跟得上。这样多练几次语调就记住了。

除了语音语调,还有断句的问题。不听英语的人可能以为逗号就可以断句。其实好多逗号根本就不断句。这些东西只有去听才能感受到。听了才知道,原来英语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听熟了还必须去模仿朗读,要把听熟的材料读熟,读到和录音一模一样,你的语感自然就有了。

具体方法可以看我的文章《自然外语学习法》。就在头条里。点击本文右上角的关注二字。点击头像进入我的主页。点击文章。置顶的就是。也可以跟着我的课程学习。《散木新概念英语课堂,第一册 上》。点击专栏就能看到。

有什么英语歌可以提高英语的歌曲

求10首英文歌曲震撼人心的经典多了不要

1.yesto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2.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此情永不移》

3.My Heart Will Go On 《我心永恒》

4.Right Here Waiting 《此情可待》

5.Heal The World 《拯救地球》

6.Cry On My Shoulder《在我肩上哭泣》

7.That's Why You Go Away《离开的理由》

8.Auld Lang Syne《友谊天长地久》

9.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10.More Than I Can Say《爱你在心口难开》

求一些男性低沉嗓音的英文歌曲

1.Greg Laswell - Salvation Dear

2.Greg Laswell - And Then You (首听)

3.Carolina Liar - Beautiful World

4.HIM - In Joy And Sorrow

5.Leonard Cohen - In My Secret Life

不开心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歌曲呢

听歌的时候我们都在听什么

很久以前便听说,音乐,开心时入耳,伤心时入心。可我还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一首歌,从开始到现在,你一听还是会落泪,在泪光隐隐里,脑海中那个人的轮廓早已模糊不清。总有一首歌盘踞在你的内心深处,让你感动的泪流满面。听的是情怀,听懂的是人生。

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渐渐离不开音乐,不管你音色是不是有天分,去KTV必点的歌总会有几首。地铁上,公交上,人群中,插着耳机的少男少女随处可见,戴上耳机世界与我无关,他们或许是在宣泄一种情绪,或许是借此缓解车厢里面面相觑的尴尬,听歌,其实听的是一种风月,一种心情。

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首最喜爱的歌,无关年月,无关歌者姓甚名谁,歌里有回忆,有青春,有些歌甚至还代表了一些人在你心里走过的一段时光,留下的一些印记。

每每耳边响起那些熟悉的旋律,那些人就会在回忆里闪闪发光。

这些年来,我听过的歌不少,歌单里的列表换了一茬又一茬,听歌用的app换了一个又一个,耳机坏了一副又一副。

我不是一个只专注于某个歌手的听众,我喜欢的更多是那种要红不红寂寂无名的歌。

听一首歌,先打动我的一定要是前奏,其次是旋律和歌词。

仅仅旋律动听的,听不到一个月就会腻,但如果歌词有故事有内涵的,你越听越回味,更多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不仅仅只是旋律了。而是歌者的状态,正好与你的状态相契合,产生了共鸣。

初中的时候流行的是周杰伦,林俊杰,张惠妹,那时候听彩虹,听稻香,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卖店买最新的磁带和贴画,然后坐车回家用复读机播放,在房间里,将声音调到最小,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十分享受。

后来开始流行MP3和各种款式新颖的随身听,我的第一个随身听是淡紫色,当年拿到手后高兴坏了,放学后匆匆跑到街上找人帮忙下载新歌。

非主流之风席卷而来,一时之间,网络歌手徐良阿悄单色凌等等,他们的歌塞满了我的随身听,那时候随身听只能存一两百来首歌,每次删除的时候都左右为难。

现在想来,这些歌的歌词旋律都记不太清了,可是一想起上课时和同桌分享的那些欢快悦耳的歌,课桌下偷偷递给他的一枚耳机,手指每一次悄悄按下的下一曲,都是回忆里最珍贵最无忧的时光。

2

高中的时候听的最多的大概就是许嵩,我第一次听到他的歌是在学校广播里,一位男生点给女生的《有何不可》,一首欢快让人听了想恋爱的小情歌,从那时候起我对许嵩的喜欢就一发不可收拾。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从《清明雨上》到《多余的解释》,从《灰色头像》到《断桥残雪》,其实许嵩的嗓音细细琢磨并不算特别好听,但是他的曲风像是当时乐坛的一股清流,在那个浮夸的年代,让人眼前一亮,歌声充斥着悠远淡泊宁静,赋予了歌里特有的文艺气息,他的曲子旋律深入人心,歌词充满了古风的韵味,歌声时而婉转时而凄凉,像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缓缓的渗透在你的耳边。

那时候喜欢一首歌就会一直单曲循环,因为有了手机,下载歌也方便,再也不用跑到店里去买磁带或者找人帮忙下载,可也是因为这样,我对听歌的耐心也开始下降,一首歌听了十五秒依然不喜欢就切歌,这反而让我异常的怀念用复读机听歌的时光,一盘磁带放进去,每首歌挨着放,没有快进,没有浮躁,一边是繁重的作业,一边是洗涤耳朵的音乐,每分每秒都是好时光,让我沉迷,偶尔听见了觉得好的歌词,还会暂停,用本子抄录下来,细细品读。

3

大学的时候听的歌就比较杂了,邓紫棋,筷子兄弟,汪峰,许巍,刘若英,陈绮贞,王菲,王若琳,李荣浩,李宗盛……

每次去KTV必点的歌都很多很多,比如泡沫,比如我不愿让你一个人,比如火烧的寂寞,比如没有什么不同,就算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但是和姐妹一起,啤酒两罐,浪漫的灯光,惬意的沙发,也觉得异常的享受。

年岁渐长,就比较喜欢听有故事的歌,也开始听民谣,从歌里体会民谣歌手的味道,听花粥,听陈粒,听程璧,听斑马,听南山南,听董小姐……

民谣特别容易俘获人的心。特别是失恋人群。

犹记得那段难熬的时光,总是在深夜蒙在被子里,耳边一遍遍循环《我们总是在寻找》,《二十岁的某一天》,花粥的歌声流里流气之间又透露出一股干净利落的独特气质,听起来很慵懒,也很治愈。

如果说非要让我说出一首最喜欢的歌,我恐怕说不出来,因为太多太多了,一首歌就代表着一段时光,一个人,一段情。

比如我听五月天的温柔,总会想起高中时期后桌那个沉默不语的男孩子,他总是爱留整齐的碎发,不爱穿校服的他偏偏钟情于格子衬衫,直到最后一个夏天过完,我们还是没有说过一句话。

比如我听旅行的意义,总会想起和小白的那次游乐园之行,摆脱了平日里的束缚,我们头一次笑的像个孩子,坐在一圈又一圈的旋转木马上,做着鬼脸,在手机里留下一张张青春明媚的面容。

比如听不再见,总会想起和x先生的分手情节,在离开学校的车上,我哭的声嘶力竭,车窗外他奋力奔跑的模样已经渐渐模糊不清。

两年相处的情爱时光,统统收纳于这首歌里面。恋爱初体验的那张"光盘",在来回的旋转里,已经蒙上厚重的灰尘。

比如听冬天的秘密,脑海里跳出来的一定是隔壁班的w君,他写的无比整齐的学习笔记,他亲手递给我的平安夜礼物,他陪我看的第一场雪,他夹在课本里的白色纸条。

比如听约定,总是想起姗姗的婚礼,一袭白纱落地,新郎含情脉脉看着她,幸福的旋律响起,缓缓走过的红地毯,可爱的花童,都见证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歌真的是个奇怪的东西,很多时候我再听以前喜欢的歌,都不会觉得动容了,还会反复质问自己怎么以前迷恋这么庸俗的歌,但其实,人在每个时期的爱好品味都是会改变的。

有的东西,经过时间的沉淀就知道好坏,歌亦如此。

再比如,很多歌我都不敢轻易再听,比如空白格,比如父亲,比如如果你也听说。

曾经在微博上看过一段话,记不清谁发的了,内容是:今天店里播放着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我瞬间流泪,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没有回答。其实是因为我只有母亲。

我看了这段话大概有三分钟,然后红了眼眶。

的确,很多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歌了,它沉淀了许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歌手们温柔的声线,独特的唱腔,拖长的尾音,它能在某个时期抚平我们内心的创伤,能在某个失眠的午夜戛然而止,能在恍然如梦的白昼挑拨起心里最脆弱的情绪,即使是与往事风马牛不相及的歌,你也能因为标题或者某一个字联想到那些你刻意抑制的感伤,久久无法自拔。

4

许多个睡不着的夜晚,陪伴我的都是钢琴曲,久石让的天空之城,石进的夜的钢琴曲,班得瑞,手嶌葵,宗次郎……

如果说部分歌词能唤起人的共鸣,像一杯酒。细细品,辣且暴烈,而后唇齿留香。那么纯净的旋律就像一碗清水,淡淡的,透明干净,与世无争,带你回到记忆最初的地方。空灵,婉转,简洁,优雅。仿佛这些歌的音符在暗夜里悄然跳动,划出了一道又一道美丽的弧线。

现在,我很少下载歌了,遇到喜欢的就点收藏,在网易云上看见动人的评论时也会感慨良久,时下最常听的大概是薛之谦,这个大器晚成之才,很多人喜欢他,我也只是里面最普通的一个。

如果非要问我为什么喜欢他的原因,我能给的回答只有一个,因为他的歌伤心时入心。

我也越来越喜欢有味道有情绪的歌,像一锅细心熬煮的汤,用小火温吞,能让听的人品尝出奇妙的风景。很多人曾说年少时听不懂李宗盛,听懂时已经是不惑年,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山丘。

"因为不安而频频回首,无知地索求, 羞耻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个山丘,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唤不回温柔,多少次 我们无醉不欢咒骂人生太短 唏嘘相见恨晚,遗憾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 ,就已经老了。"

每一首能听懂的歌都是用成长的代价去交换的。也正是这些风格各异的歌,把我们的青春串联起来,不管是晦涩的,灰暗的,还是张扬的,灿烂的,都一一贯穿,每一个风花雪月的诗句,每一段让人流连忘返的好时光。

很久以前总爱听一首歌背后的故事,总是缠着人问,然后呢,后来呢?后来自己成了讲故事的人,才发现后来几度泪凝于睫,可知歌者也奈何。是真的真的说不下去了。

而某个银杏树叶铺满街道的夜晚,我和某人拖着醉酒的身躯缓缓行进,手机里播放着刘若英的后来,奶茶一样的暖心。

然后是声嘶力竭的离歌。

我们嘶吼着。表情扭曲。

吵闹的时候 ,我们都是疯子,影子歪歪斜斜。安静的时候, 有树叶从我们的身后轻轻飘下来。这样的时光,我真是爱的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可我知道,等待我们的,依然是第二天烦闷的工作,生活的琐事,钱包里的钞票总是永远不够用。同事的勾心斗角,时不待我的哀愁。路灯伴着熟悉的歌,脑海中回忆起模糊的人名,暗暗安慰自己,那些挫折还是要去面对。

平淡日子里生出的刺我们依然要忍着痛去一一拔除。

那时候,我心里是明白的,

唯独爱人与好时光最难求。

唯独回忆与心酸最难忘。

留下的,带不走的,就藏在歌里吧。

不开心的时候我喜欢听许巍的歌:

想念了追忆《曾经的你》

离开了讲起我们的《故事》

碰壁了捧起水中的《蓝莲花》

疲惫了咬咬牙继续着《执着》

想家了我吟唱梦中的《故乡》

孤独了怀念起一起的《时光》

压抑了我放纵的《像风一样自由》

虽然成年人的世界想要拥有天真很梦幻,但是还是要让自己开心点呀。

给你一个建议,不开心的时候听一听儿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妨试一试?

岁月的歌曲歌词

“春晚歌曲《岁月》的歌词句句精彩,王菲、那英这首歌,名字就让人无限感慨,歌词更让人深思······2018央视春晚,王菲、那英20年后再携手!祝各位2018年快乐永远!王菲、那英此次合唱的歌曲《岁月》为电影《如影随心》的主题曲,歌曲悠扬隽永。这首《岁月》是由二位天后亲自填词完成的,而“感动不一定流泪/感情一样率真”“云很淡/风很清/任星辰/浮浮沉沉”多句歌词也文艺优美,尽显温柔。”

2018年春晚歌曲《岁月》之歌词

王菲:千山万水相聚的一瞬

千言万语就在一个眼神

生活是个复杂的剧本

不改变我们生命的单纯

那英:不问扬起过多少烟尘

不枉内心一直追求的安顿

不管走过多远的旅程

感动不一定流泪

合: 感情还一样率真

那英:我为你留着一盏灯

让你心境永远不会近黄昏

王菲:我心中不会有黄昏

有你在永远像初春的清晨

那英:云很淡

王菲:云很淡

那英:风很清

王菲:风很清

那英:任星辰

王菲:任星辰

合:浮浮沉沉

那英:生活是个复杂的剧本

王菲:不管走过多远的旅程

王菲:我心中亮着一盏灯

你是让我看透天地那个人

那英:你是我心里那盏灯

让我静看外面喧闹的红尘

合: 且听岁月像旋律永恒

一直陪伴不断聚散的旅程

我心中开着一扇门

一直等待永远青春的归人

舞台上,王菲将身着一身紫色华服“仙女范儿”十足,而那英则会身着黑白色高定礼服,大气端庄。从20年前的《相约98》,到20年后的《岁月》,两大天后在春晚舞台的世纪重逢,显然是为谋杀观众眼泪而来。但是,我在想,两大天后可能还没来得及谋杀观众的眼泪,就已先把自己给谋杀了吧。想象一下,当她们再次在亿万观众面前站上这个舞台,开口唱出第一句歌词,回想起20年前的情景,再想起这20年岁月里,彼此经历的人世沧桑,那一刻,她们真的不会在台上当场泪崩吗?

20年前,王菲28岁,那英30岁,两人都处于唱功的颠峰期和事业的鼎盛期。随着97香港的回归,一直在香港发展的王菲也正式回归内地,央视春晚选择王菲和那英联袂演唱《相约98》,其时代意义不言而喻。那时的王菲,老公是窦唯,刚生了他们的女儿窦靖童。那时谢霆锋还未成年,和王菲还没有瓜葛。那时的那英,男友是高峰,本是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却对高峰一如小女人般全情付出,坚守着她的那份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