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守株待兔是成语故事吗

王伟 发布于:2024-07-31 编辑于:2025-07-17 06:30:45 40587

守株待兔是成语故事吗

是的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扩展资料

守株待兔

成语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成语用法:守株待兔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正音:待,不能读作“dǎi”。

成语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成语辨析: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通达权变

成语例子: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九牛二虎成语故事

九牛二虎之力的成语故事描述:

周朝时期,周宣王听说公仪伯的勇力在诸侯中十分有名,就派人去请来询问他的勇力有多大,公仪伯回答能将蠢虫的腿折断,能抵挡秋天知了翅膀的扇动。周宣王大失所望地说自己能拖住九头牛的尾巴而不让其动弹。

简短的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是成语故事吗

由粗和精组成的成语有什么

粗的成语有哪些 :财大气粗、粗制滥造、

粗枝大叶、

粗中有细、五大三粗、

粗茶淡饭、粗心大意、乱头粗服、心粗胆壮、

五短三粗、挟细拿粗、粗言秽语、才短气粗、浊醪粗饭、去粗取精、气粗胆壮、食淡衣粗、执粗井灶

形容“为班集体做贡献”的成语有哪些

1、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2、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3、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4、群策群力: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5、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1、多吃多占: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22、百足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6、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7、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8、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9、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10、同力协契: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1、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12、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3、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4、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15、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6、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17、同甘共苦: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18、通力协作: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19、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猜成语,大海上一个楼字,天上有弯月

海市蜃楼,大海上一个楼字,为“海市”,它是一种光学现象,由月亮的光折射而成。【读音】hǎi shì shèn lóu【解释】比喻虚幻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海市蜃楼,(又称“蜃气楼”、“蜃楼”、“蜃景”、“蜃气楼台”、“海市”等)是自然发生的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为是蜃吐出的气息。【近义词】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歇后语】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英文中的意思】英文中的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mirare,再经由法文的mirage而来,意思是“看见的奇景”,也就是海市蜃楼。这与“mirror”(镜子)和“to admire”(欣赏)有着相同的字根。【出处】: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事例】:

1 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因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2 海市蜃楼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

3 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4 连海市蜃楼都不足为奇,那什么才算是天下奇观呢?

5 今夜且让我们来筑梦,纵是海市蜃楼也无妨。【现代记录】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又现“空中皇冠”奇景, 专家称是海市蜃楼。2011年5月9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阵大雨过后,在广东汕头中环大厦西北方向天空出现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平时在该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应是海市蜃楼现象。2015年10月,武宁县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在云端,令人惊叹。几栋楼房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天色逐渐变暗后消失。

什么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

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例如:移山倒海

移山倒海 [ yí shān dǎo hǎi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例句:只要团结起来,我们老百姓也能移山倒海。

近义词: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天崩地裂 [ tiān bēng dì liè ]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