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木和水的成语有哪些

李杰 发布于:2024-07-25 编辑于:2025-07-17 08:25:33 23087

木和水的成语有哪些

木的成语:

1.浮石沈木

2.朽木难雕

3.木落归本

4.依丱附木

5.依草附木

6.入木三分

7.倚草附木

8.呆如木鸡

9.土木形骸

10.墓木已拱

11.枯木逢春

12.木头木脑

13.木已成舟

14.泥塑木雕

水的成语:

行云流水

滴水穿石

高山流水

水泄不通

杯水车薪

车水马龙

蜻蜓点水

萍水相逢

细水长流

水落石出

万水千山

似水流年

水滴石穿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背水一战

水木清华

1.拼音:shān

2.释义: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姓。

3.反义词:水

4.相关词语

山峰、山峁、山峊、山溪、嵩山、山樽、山樵、山樱、山樊、山樝

拼音:shuǐ

释义: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2.河流:汉~。湘~。 3.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4.液汁:~笔。墨~。 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 6.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 7.姓。

反义词:山、陆、火

相关词语:水渍、水渚、水渠、遄水、外水、跨水

带木带水的成语

木已成舟:意思是指树木已经做成小舟,比喻事情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出自《镜花缘》。

一衣带水:原指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后用以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泛指地域相近。出自《南史·陈纪下》。

草木皆兵:意思是,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带木和水的成语 :水源木本、木本水源、水木清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语中有木跟水的成语

木本水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水木清华

含有“山”“水”“木”的成语

开门见山 东山再起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三山五岳 翻山越岭 漫山遍野 崇山峻岭

出水芙蓉 落花流水 山清水秀 水深火热

青山绿水 万水千山 背水一战 大禹治水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水泄不通

木已成舟 呆若木鸡 枯木逢春 草木皆兵

入木三分 一草一木 大兴土木

与木水有关的成语

与木和水的成语 :水源木本、木本水源、水木清华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问题有帮助哦?

木和水的成语有哪些

宿什么幽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词目】:宿弊一清

【成语拼音】:sù bì yī qīng

【拼音代码】:sbyq

【成语解释】: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成语】:幽闺弱质

【拼音】:yōu guī ruò zhì

【简拼】:ygrz

【解释】:闺阁中的弱女子。

与航行有关的成语

1、乘风破浪发音:chéngfēngpòlàng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乘风破浪的故事。

2、泥船渡河发音:níchuándùhé 释义: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出处:《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

3、梯山航海发音:tīshānhánghǎi 释义: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出处:《宋书·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4、扬帆起航发音:yángfāqǐháng释义:升起船帆开始航行之意。出处:《送乔判官赴福州》:"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5、回船转舵发音:huíchuánzhǎnduò释义: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转话头,缓和僵局。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那尤辰领借颜俊家本钱,平日奉承他的,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细细商议。’”

成语如下:

扬帆远航:扬起风帆开始向远方航行,比喻朝着目标前进。

航海梯山:比喻登山渡海长途跋涉,经历山水阻隔的路程。

南航北骑: 形容乘舟骑马,南北奔走。

飘洋航海: 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同“飘洋过海”。

梯山航海: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栈山航海: 指跋山涉水,逾越险阻。

一苇可航: 一苇:一捆芦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目什么口什么成语

【目瞠口哆】哆:张口的样子。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因惊吓或害怕而发愣。

【目定口呆】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楞的样子。

【目瞪口哆】瞪:眼睛发愣;哆:张口的样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瞪口噤】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噤: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瞪口僵】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结】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瞪口歪】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目瞪口张】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呆口咂】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目怔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目睁口呆】惊惧得睁大双眼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受气而发楞。

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形容一个人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得眼睛瞪着嘴张着,不知道怎么说话。形容一个人非常吃惊的样子。

比如在星期一的课外活动时间,小明和小亮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个人产生了矛盾。大打出手,小明把小亮的衣服撕坏了,在场的同学都目瞪口呆。

自渡自愈的成语

自渡自愈的意思就是自我拯救,通过自己的自身努力去面对困难,渡过难关。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成语:自食其力,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随遇而安,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适应各种环境而并感到了满足,与世无争。

渡人渡己,你帮助了别人,就是给自己结下了善缘,利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