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剃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王伟 发布于:2024-07-23 编辑于:2025-05-03 20:26:06 41435

剃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1:剃骨疗毒

三国 蜀 将 关羽 左臂为流矢所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草剃禽狝

谓如刈割野草﹑搜捕禽兽似地予以歼灭。语出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剃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3:诛榛剃梗

芟除秽草。比喻灭除盗贼。

关于“理发”的成语有哪些

1、削发明志 [ xuē fà míng zhì ] 剃头发来表明自己对志向的坚定。

2、削发披缁 [ xuē fà pī zī ] 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3、披缁削发 [ pī zī xuē fà ] 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4、削发为僧 [ xuē fà wéi sēng ]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剃除须发,出家为僧。5、削发为尼 [ xuē fà wéi ní ] 把头发剪掉成为尼姑。

关于剃头的成语

1、削发明志 [ xuē fà míng zhì ]

剃头发来表明自己对志向的坚定。

2、削发披缁 [ xuē fà pī zī ]

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 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3、披缁削发 [ pī zī xuē fà ]

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4、削发为僧 [ xuē fà wéi sēng ]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剃除须发,出家为僧。

5、削发为尼 [ xuē fà wéi ní ]

把头发剪掉成为尼姑。

剃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形容高矮的成语

眉高眼低 [méi gāo yǎn dī] ——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

手高手低 [shǒu gāo shǒu dī] ——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半低不高 [bàn dī bù gāo] ——中等;不高不矮。

山高水低 [shān gāo shuǐ dī] ——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一个人举起双手打一成语

成语是顶天立地。

【读音】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例句】元·纪君祥《赵氏狐儿》:“我若把这孤儿献将出去,可不是一身富贵,但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怎肯做这般勾当。”

【近义词】

柱天踏地

【反义词】

低头折节

猜成语,大海上一个楼字,天上有弯月

海市蜃楼,大海上一个楼字,为“海市”,它是一种光学现象,由月亮的光折射而成。【读音】hǎi shì shèn lóu【解释】比喻虚幻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海市蜃楼,(又称“蜃气楼”、“蜃楼”、“蜃景”、“蜃气楼台”、“海市”等)是自然发生的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为是蜃吐出的气息。【近义词】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歇后语】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英文中的意思】英文中的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mirare,再经由法文的mirage而来,意思是“看见的奇景”,也就是海市蜃楼。这与“mirror”(镜子)和“to admire”(欣赏)有着相同的字根。【出处】: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事例】:

1 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因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2 海市蜃楼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

3 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4 连海市蜃楼都不足为奇,那什么才算是天下奇观呢?

5 今夜且让我们来筑梦,纵是海市蜃楼也无妨。【现代记录】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又现“空中皇冠”奇景, 专家称是海市蜃楼。2011年5月9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阵大雨过后,在广东汕头中环大厦西北方向天空出现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平时在该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应是海市蜃楼现象。2015年10月,武宁县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在云端,令人惊叹。几栋楼房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天色逐渐变暗后消失。

高低立现是成语吗

高低立现(见)

1、高低立见指的是双方的水平差距很明显立刻就能够看出来。

其寓意被经常用来作为两者之间的对比使用,形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当然,其中肯定是有些夸大的成分,但是却很准确的将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了出来。

2、高低立见释义:

抬头看一下天,低头看一下地,就知道天高地低的差异和差别,常用于对比高等和低下立刻可以显现,有时也说“高低立现”或‘高下立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