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叶子遮住人的眼睛是什么成语

李娜 发布于:2024-07-23 编辑于:2025-05-03 20:04:38 43360

叶子遮住人的眼睛是什么成语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近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释义】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用例】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遮住眼睛就以为别人看不到的成语

掩人耳目

【解释】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用法】用作贬义。多用于施展欺骗手段的行动。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形】掩;不能写作“奄”。

【近义词】欲盖弥彰、偷天换日、瞒上欺下

【反义词】原形毕露、真心实意、光明磊落

【例句】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掩耳盗铃

拼音yǎněrdàolíng

[释义]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语出]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正音] 耳;不能读作“ér”。

[辨形] 铃;不能写作“玲”。

[近义] 自欺欺人 弄巧成拙

[反义] 开诚布公

一叶障目(拼音:yī yè zhàng mù)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通“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一叶障目指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有人只见树不见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

遮住眼睛就以为别人看不到成语,掩耳盗铃

眼睛被树叶遮一半是什么成语

一叶障目

【拼音】:yī yè zhàng mù

【解释】: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示例】:我们不能~看不见森林。

【近义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英文】:A single leaf the eyes blocks out the

view of a mountain

【成语故事】: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一片叶子遮住一只眼睛成语答案是什么

用成语来概括是: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读音:yí yè zhàng mù

释义: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出处:近代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这个成语可以是: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拼音:yī yè zhàng mù)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鹖冠子·天则》。

一叶障目指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页字旁有个眼睛是什么成语

一叶障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 yi ye zhang mu ,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典故出自《笑林》。

如果你说的是这个叶的话,那么就是一叶障目,形容目光短浅,贬义词,一片叶子挡住眼睛就觉得挡住了全世界一样

一板一眼yī bǎn yī yǎn ㄧ ㄅㄢˇ ㄧ ㄧㄢˇ

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如:「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你千万马虎不得。」也作「一板三眼

叶子遮住人的眼睛是什么成语

猜成语,大海上一个楼字,天上有弯月

海市蜃楼,大海上一个楼字,为“海市”,它是一种光学现象,由月亮的光折射而成。【读音】hǎi shì shèn lóu【解释】比喻虚幻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海市蜃楼,(又称“蜃气楼”、“蜃楼”、“蜃景”、“蜃气楼台”、“海市”等)是自然发生的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为是蜃吐出的气息。【近义词】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歇后语】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英文中的意思】英文中的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mirare,再经由法文的mirage而来,意思是“看见的奇景”,也就是海市蜃楼。这与“mirror”(镜子)和“to admire”(欣赏)有着相同的字根。【出处】: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事例】:

1 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因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2 海市蜃楼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

3 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4 连海市蜃楼都不足为奇,那什么才算是天下奇观呢?

5 今夜且让我们来筑梦,纵是海市蜃楼也无妨。【现代记录】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又现“空中皇冠”奇景, 专家称是海市蜃楼。2011年5月9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阵大雨过后,在广东汕头中环大厦西北方向天空出现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平时在该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应是海市蜃楼现象。2015年10月,武宁县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在云端,令人惊叹。几栋楼房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天色逐渐变暗后消失。

表示恰当的成语

1、恰如其分[qiàrúqífèn]: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2、恰到好处[qiàdàohǎochù]: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3、适可而止[shìkěérzhǐ]: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4、天造地设[tiānzàodìshè]: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5、严丝合缝[yánsīhéfèng]:指缝隙严密闭合。

形容“相处融洽”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双方相处融洽”的成语有:

1、和睦相处[hémùxiāngchǔ]:指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互惠互利、彼此促进的共同生存。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幸福。

2、寸步不离[cùnbùbùlí]:原本意思是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3、相亲相爱[xiāngqīnxiāngài]: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4、如胶似漆 [rújiāosìqī]:形容感情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5、扺掌而谈[zhǐzhǎngértán]:意思是指谈得很融洽。

【成语】: 和和睦睦

【拼音】: hé hé mù mù

【解释】: 指相处融洽友好。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你们为什么要这样?难道你们不能走到一块和和睦睦过日子吗?”

【拼音代码】: hhmm

形容很容易得到带手的成语

形容容易含有手的成语

1.唾手可得:

读音:【tuò shǒu kě dé】

释义:唾手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出处:语出《后汉书·公孙瓒传》。

2.轻而易举:

读音:【qīng ér yì jǔ】

释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 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3.手到擒来:

读音:【shǒu dào qín lái】

释义:指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能做好了。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

4.易如反掌:

读音:【yì rú fǎn zhǎng】

释义: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很简单非常容易完成。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5.信手拈来:

读音:【xìn shǒu niān lái】

释义: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意为随手拿来。泛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