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的成语
好久不见的成语
久别重逢、别来无恙、旧雨重逢、天各一方、咫尺天涯、朝思暮想、一别经年、此去经年、杳无音信、鱼雁全无、久未谋面、不期而遇、阔别重逢、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记忆犹新、不期而遇、契阔相逢、朝思暮想、相思成疾、阔别多年、
1. 旧雨重逢【jiù yǔ chóng féng】
【解释】:旧雨:老朋友的代称。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出处】:清·尹会一《与王罕皆太史》:“比想旧雨重逢,促膝谈心,亦大兄闲居之一快也。”
2. 久别重逢【 jiǔ bié chóng féng】
【解释】: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3. 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
【解释】: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出处】: 《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4.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
【解释】: 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5. 记忆犹新【 jì yì yóu xīn】
【解释】: 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处】: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别来无恙 [ bié lái wú yàng ]
恙:病。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常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
久别重逢 [ jiǔ bié chóng féng ]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旧雨重逢 [ jiù yǔ chóng féng ]
旧雨:老朋友的代称。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形容好久不见的成语如下,别来无恙,促膝长谈,刮目相看,旧雨重逢,朝思暮想沁人心脾,天公地道,天各一方,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朝秦暮楚,迟迟天涯,如沐春风,杳无音信,石沉大海,久别重逢,一见如故,记忆犹新,阔别重逢,不期而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
形容很多年不见的成语
一、久别重逢、拼音:jiǔ bié chóng féng
2、释义: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二、别来无恙、拼音: bié lái wú yàng
2、释义: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意思是自从离别以来没有任何坏的事情发生。
三、旧雨重逢,拼音:jiù yǔ chóng féng
2、释义: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四、天各一方,拼音:tiān gè yī fāng
2、释义: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五、咫尺天涯
1、拼音:zhǐ chǐ tiān yá
2、释义: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
形容长时间没见面,话很多,是什么成语呢
【成语】: 久别重逢 【拼音】: jiǔ bié chóng féng 【解释】: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关于"拉弓"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拉弓"的成语有:
1、剑拔弩张:[jiàn bá nǔ zhāng]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2、左右开弓:[zuǒ yòu kāi gōng]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3、一触即发:[yī chù jí fā]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4、 千钧一发 :[qiān jūn yī fà]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5、箭在弦上:[jiàn zài xián shàng]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造句:
1、这些话已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不得不说。
2、老让藏在灌木丛中拉开弓。箭在弦上。
3、敌人马上就要过桥了,事情已经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
高淡成语有哪些
没有与“高 淡”相关的成语!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巴高枝儿 比喻高攀。
扒高踩低 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才高八斗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才高气清 指才能高超而气质清峻。
才高识远 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才高行厚 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才高意广 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才高运蹇 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材高知深 材:通“才”。
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乘高决水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弛高骛远 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驰高鹜远 犹言好高骛远。
处高临深 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
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戴高帽儿 吹捧、恭维别人。
同“戴高帽子”。
戴高帽子 吹捧、恭维别人。
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强。
形容力度的成语
惊天动地。
因为这个成语形容的是某种事件或行动力度非常大,能够惊动天地。
例如,某些历史事件的影响力非常大,被形容为惊天动地的事件,也有某些行动力度非常大,比如某些重大改革措施,也可以被形容为惊天动地的行动。
除了惊天动地,还有许多成语可以形容事物的力度和影响力,比如煞费苦心、费尽心思、不遗余力等等。
这些成语都形容了某个人或事件所付出的努力和力度非常大,对于实现某个目标或者影响他人都有很大的作用。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声如洪钟,
解释:
铿锵有力:铿锵:形容声音响亮有节奏。指言辞或声音响亮有力。
掷地有声:形容文辞优美,也形容话语铿锵有力。
声如洪钟:洪钟:大钟。形容说话、唱歌底气足,声音洪亮。
汉语中形容力度的成语有: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力大无穷,抑扬顿挫
摧枯拉朽,声如洪钟,擎天撼地,九牛二虎之力,笔走龙蛇,一言九鼎,裂石流云,振聋发聩,孔武有力,众煦山动,众煦飘山,拔山举鼎
形容不重视或漠不关心的,有哪些成语
1.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3.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6.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7.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8.不理不睬: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9.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10.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1.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12.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3.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14.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15.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反义词(形容重视和关心的成语): 1.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作主语、谓语、状语;指关心别人。 2.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关心。 3.置身其中:置:放置。把自己放在事情之中。形容对人对事能设身处地的关心、帮助。 4.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5.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是成语:置若罔闻,
释义
置:放置,搁置;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不理睬,好像没能听到一样。形容毫不关心或不予理会。
例句
今天你如果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日后必将后悔!
不管妻子怎么吼叫,他仍置若罔闻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
交通管理部门一再告诫不得酒后开车,可是总有司机置若罔闻。
1.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叶圣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漠不关心。”
2.冷眼旁观
意思是指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
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3.敷衍了事
意思是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相关推荐
- 11-13 成语,倾盆大雨怎么下着
- 08-16 成语什么学什么才
- 08-31 戏可以组什么词成语
- 09-15 葱葱茏茏,郁郁葱葱是不是成语
- 08-11 崩溃到极点的成语
- 08-15 猜成语及答案桌上5个无花果先吃掉2再吃掉3个
- 08-11 跟航天有关的成语
- 08-19 像游鱼一样一个紧挨一个的过来是什么成语
- 11-15 看到一样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是什么成语
- 08-11 不能动情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