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超市1.25升可乐多少钱

张志国 发布于:2025-02-22 编辑于:2025-05-02 20:02:18 25316

超市1.25升可乐多少钱

当然是不贵啊,你这要想一般550ml的可乐在店里的正常价位是3.5块一瓶。1.25升的话是550ml的两倍,而价格是5块钱,所以一点都不贵。在一些饭店里,1.25升的可乐一般价位在7到8块钱。只有在超市买1.25升的可乐才能以5块钱的价格买到。

超市1.25升可乐多少钱

5错别字成语,某超市广告词

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 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 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 乐在骑(其)中--赛马/摩托车广告 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 烧(稍)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 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大石(事)化小,小石(事)化了--治结石病广告 百闻不如一键(见) 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香港有家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是:“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有家洗衣机广告是一句成语改动一字:“闲妻良母”.音响公司:“一呼四应”、“声东击西”.饺子铺:“无所不包”.石灰厂:“白手起家”.当铺:“当之无愧”.帽子公司:“衣帽取人”.观光理发店:“一毛不拔”.药店:“自讨苦吃”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11、饭店菜单:鸡“旦”

12、五金店标牌:“扦”座 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 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 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 18、某机场横幅:年“青”

1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0、某食堂菜牌:鱼“园”

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11、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 12、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 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15、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16、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18、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19、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20、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1、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23、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24、冰箱广告:制冷鲜锋 25、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 26、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 27、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 28、海鲜广告:领“鲜”一步 29、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 30、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爱去大超市不爱去小超市是什么心理

因为逛街真的累,一般买到喜欢的我就不想继续走了。

去超市也是一样的,买到需要的就走了,不会这边看一看那边看一看。

哦,主要是贫穷。

你好,问下开个生鲜超市政府有补贴吗

不是什么生鲜超市都能获得补贴的,补贴分为两种:

1,有身体优势的人开超市可以申请政府补贴(例如残疾人,退伍老兵及退休老干部)

2.经营生鲜的超市并且生鲜面积不得少于超市面积的20%。第一种是作为为周边居民服务也为自己奋发创业减少政府负担的的补贴,第二种就是政府的面子工程(例如菜篮子工程)以及农转超的改制。但各地估计政策不一样,想要知道详细内容,应该到当地商业局等部门去咨询政策。

超市发现消费者有东西没付帐怎么处理

实际上一般大超市不介意这种行为。而小超市一般不会发生这种行为。

大超市不介意,因为顾客在超市中停留的越久,体验越舒适,购物越多。如果顾客突然觉得口渴难耐,那么他就会考虑立即停止继续购物,赶快结账,然后喝饮料。如果碰到结账还排长队,那体验就更遭了,估计下次都不会来了。

而如果这个顾客打开一瓶饮料,喝了,口渴问题解决了,那么就会继续购物,给超市带来更多销售额。唯一的代价就是顾客可能会找地方扔掉瓶子避免结账,增加了这么一点点风险。

但仔细去分析这种风险,会发现实际这种风险首先并不是额外风险,早就被包含在被盗风险之中了。因为超市工作人员不会允许顾客丢弃应该结账的空瓶子,对方只能偷着藏着做,而在超市中会偷着藏着做的事可不止这一点,还包括偷窃。虽然偷窃因为一些设备辅助,更容易发现,但偷窃的危害更大,因为一般偷的都是价格较高的商品,而几瓶饮料再贵也到不了哪里去。

然后,这个风险对比好处来说有多大?我想起来以前在国外看到过的一个新闻。说的是超市的自动结账设备造成的小偷小摸行为。国外的超市大部分是自动结账的,人工柜台有的超市只有1,2个。而自动结账在结算需要称重的蔬菜水果等商品时,需要自己先选择蔬菜和水果种类,这可以说完全靠自觉。所以说经常会有买了苹果,结果选土豆来称重的贪小便宜者。但是,超市即使知晓这个问题,也仍然愿意更多的使用自动结账柜台,因为请一个柜员的工资大大高于这些损失。

最后,在说说自己的经历。我印象中碰到过几次这种拿空瓶结账的都是大超市。有次是在北京白石桥的家乐福,当时排队太久了,空调开的又不够,热的要死。排队的时候看到前面好几个都打开购物车里的饮料喝,我和我朋友忍不住也喝了,最后拿空瓶结账,没见收银员说什么。

还有一次是在老家的大润发,大概早上9点多钟,这家大润发的油条特别好吃,很多人一早就来买。在我前面结账的,买来的油条在排队等结账的时候就吃完了,拿着空包装袋结账,也没见收银员说什么。

补充:看到评论中有不少人仍然不理解何种行为。实际也正常。我想到当年90年代超市刚刚兴起的时候,以前买东西都是去百货大楼,看中什么让售货员拿给你。然后有了超市,当时我的感觉就是,还能这样么,没售货员在,岂不是顺手就拿走了么。而且当年超市刚兴起的时候,是一定要存包的,现在还有超市强行要求存包么。所以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市是希望能够给顾客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的,这也和什么道德无关,认同的快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