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斗鱼跳缸后怎么急救

张丽 发布于:2024-08-31 编辑于:2025-05-03 07:46:43 42072

斗鱼跳缸后怎么急救

斗鱼跳缸后体表黏膜会因干燥受损,容易从身体表面脱落,且鱼鳍边缘可能因干燥坏死。此时应采取措施,以免受细菌或霉菌感染而引起其他病症,可加2〜3 毫克/升浓度的亚甲蓝浸浴。

斗鱼因有副呼吸器官,在离开水体后只要体表和鳃保持湿润可存活很长时间。故斗鱼跳缸后若发现时体表仍保持湿润则一般能够救活。应立即将跳缸斗鱼放回清洁的水中,水深略大于鱼体高以利其呼吸空气,轻抹体表以去除黏附的异物。

求助啊,我家斗鱼不停游来游去,不吃食

新环境下热带鱼因没有遮挡物容易恐慌外界的环境,会急忙的游来游去,是正常现象。 当然比如小型的热带鱼会经常游来游去,比如红绿灯,铅笔鱼,绸鱼,斗鱼,虎皮鱼,彩裙鱼都是如此的!大型的就比较游动缓慢了,比如龙鱼什么的,当然平时鼠类鱼都会休息在缸底或缸壁,然后快速去水面呼吸或进食是正常的! 如果你家的鱼出现持续的大面积的上蹿下跳或者急游,就说明有问题了,一般就是有病或者缺氧或者水质不行要过滤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斗鱼会不会跳缸

斗鱼因有副呼吸器官,在离开水体后只要体表和鳃保持湿润可存活很长时间。故斗鱼跳缸后若发现时体表仍保持湿润则一般能够救活。应立即将跳缸斗鱼放回清洁的水中,水深略大于鱼体高以利其呼吸空气,轻抹体表以去除黏附的异物。斗鱼跳缸后体表黏膜会因干燥受损,容易从身体表面脱落,且鱼鳍边缘可能因干燥坏死。此时应采取措施,以免受细菌或霉菌感染而引起其他病症,可加2?3 毫克/升浓度的亚甲蓝浸浴。

斗鱼会跳缸吗

会的。原因有三点

1、环境的不适应

当前的鱼缸环境,斗鱼感到陌生,又特别的紧张,这个时候斗鱼就会跳缸,它认为跳出这个水域,就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其实已经在地上了。还有就是惊吓,刚买回来斗鱼新鲜感强烈,在加上家里的熊孩子,老是去敲打鱼缸,也会导致斗鱼跳缸。

2、水质的不适应

在买鱼前一定要先养水,水养好了在去买鱼也不迟,水没有养好,就匆忙的放鱼进缸,水温不一样,水质不一样,鱼儿肯定不舒服,所以要逃走,选择跳缸。举个例子,假如你在洗热水澡,突然来了一股凉水,你会怎样,肯定马上躲开啊,自然反应的跳出去,斗鱼也是一样的。

3、氧气的不充足

斗鱼虽然进化出了迷腮,可以浮到水面直接呼吸氧气,但是不代表,它水中就不会呼吸,之所以斗鱼进化出了迷腮,就是因为水中的溶氧量不够,才进化出的,斗鱼倒是不用加氧设备,最起码你的勤换点水啊,让水中含有一定的氧气。所以缺氧也是导致斗鱼跳缸原因之一。

斗鱼跳缸后怎么急救

这么大的斗鱼怎么养。(换水的次数、一天喂多少次喂多少)

每3~7天抽去约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来水即可创造清洁的水质环境,小型水族箱中由于无动力设备带动水循环,因此要随时注意除去因残饵、粪便形成的水面油膜。

斗鱼对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20~30℃之内都能成活,水温处于24~27℃时最适宜其生长;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水为宜,pH值为6.5~7.2;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检验饲养水质是否符合鱼只的需要,并做及时的调整,为斗鱼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

扩展资料:

饲养斗鱼的容器,大至混养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无特殊限制,但因其好斗的本质,为了避免它们大打出手,采取单独饲养。

然而不论使用何种容器饲养,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装饰和设备的安置,才能提供斗鱼生长的最佳生存环境。首先在鱼缸底部要铺入一层清洗干净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稳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

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气和提供鱼躲藏的外所,应适当的植入金鱼藻、黑藻等对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

斗鱼生完需要分离吗

斗鱼生完需要分离。

繁殖后的小斗鱼最好隔离单独饲养几天,期间多给它喂平时喜欢吃的食物,这可以舒缓斗鱼的情绪,提高斗鱼的抵抗力,防止它突然生病。

水温建议控制在25摄氏度上下,不宜过高过低,从而引起斗鱼的不适,导致体内营养流失,甚至突然死亡,所以鱼缸最好添个加热棒来维持温度。

斗鱼为什么不吃饲料

斗鱼不吃饲料可能是因为水温不适宜,此时需要将水温调整到22-24℃之间。

治疗肠炎:也可能是喂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此时需要在水中放入少量的肠炎灵,促进它们消化食物。

更换食物:还可能是因为食物不合口,此时可以投放一些它们喜欢吃的活饵,来改善伙食,增加营养。

黑色的斗鱼叫什么

斗鱼 ,攀鲈科, 以前在我国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沟、稻田到处可见,因为它的分布地带属于亚热带地区,因而中国斗鱼可以0℃以上的低水温环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温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长。

中国野生斗鱼有三种:

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iaris)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份。尾鳍呈叉型。

圆尾斗鱼 (Macropodus chinensis)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北方省份。尾鳍呈半圆型。

黑叉尾斗鱼 (Macropodus concolor) 在国内仅香港有出产,属于珍稀物种。体表呈黑色,鳍条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