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三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翻译
高中选修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三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翻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文及译文
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6、【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7、【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10、【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政。孔子说:“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民信任。”子贡说:“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项中哪项可以去掉?”“军事。”“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
11、【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2、【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上初中语文基础没打好怎么办
根据我的经验和同事分享,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语文学科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都离不开一个背字,尤其是文言文和诗词尤为重要,希望你将老师重点勾画的内容熟练背诵。
第二,如今的初中,高中考试中文言文比例越来越重,而文言文中又有很多通假字,这里我们不能单去背诵通假字、词的含义,要把这些字、词放入到整句话中区理解。
第三,如果说文言文是新起考点,那么阅读理解就是老牌重点,那么阅读理解就需要你的逻辑思维,这里只能通过多读,多练来提升,再结合一些做题技巧,比如先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段落,将相关问题内容勾画出来等操作,这里就很考验归纳能力,怎么提升?就一个字,练!这个数学一样只有靠不断的刷题才能有提升。
第四,作文,想必都知道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那想提升有一下途径,第一背平时遇到的、总结的好的句子和段落,这里建议多读读名人名文增加阅历和储备,其次写作时多用排比,引用等手段,注意文章层次,叙事逻辑等等,总之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建议你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好的词句,没事回顾几遍。
第五,学习习惯,相信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很有抵触,量多耗时间,但是这就是一种文化知识的储备,平时虽然用不着,但是考试是重点,尤其是布置的背诵作业,老师不可能每个人都听一遍,只可能抽查,如果你此时抱着侥幸心态不背,那考试遇到怎么办?认真去对待每科老师布置的任务才是学习的重点,其次就是预习,对于文言文而言,预习尤为重要,你要做好不懂的地方的标注,上课时可以提问和重点记忆,这也是一个加深记忆的手段。
总而言之语文离不开背诵,倘若你觉得你比别人拉下了很多,那么请你先去背诵老师勾画的重点,然后你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联系,唯有勤奋不怕苦才是自我挽回的手段,个人拙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要怎么积累知识
1.以新联旧法。
在学到某作家的又一作品时,一定要联及以前学过的他的作品,并尽最大可能把他的生平、作品内容搞得清楚明白、了然于心。
比如学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首先要把柳宗元的生平、作品弄懂吃透,然后联及唐宋八大家另外七人的具体所指,再联及已学过的《马说》、《爱莲说》的情况(作者、作品主旨),最后联及文体知识“说”。知道“说”是一种文体,属寓言性杂文……这样,学一而联二、联三……文学常识便越联越多,也越联越熟。
2.以点带面法。
不论人教版还是各省版教材,所选名家名作的数量都比较多。我们可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入选初中课本所有作品这个“面”。
比如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苏轼等;现代的如鲁迅、郭沫若、矛盾等;外国的如高尔基、莫泊桑、布封等。分别将这些作家的作品逐一归纳,弄清文体,了解写作时间、背景,掌握作品中的人物、写作技法等等。
例如鲁迅的作品,入选初中课本的有《风筝》《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雪》《故乡》《孔乙己》等,我们首先要掌握鲁迅生平这个“点”,然后知晓其作品集、各作品集的命名方式、这篇作品出自哪个集子、是什么体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使用什么样的技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这样,由点扩展到面,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效率也比零散记忆高得多。
3.纵向扩展法。
就是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比如以文学史为线,就从先秦、两汉开始,到魏晋、唐宋、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一步步梳理;
若以文体发展史为线,就从《诗经》开始,到先秦诸子及历史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行梳理。然后,再把这条“线”中每一时期内的重要作家、作品或文体、技法分门别类地归纳出来。
整理后的文学常识,就像一串凹凸有致、色彩诱人的冰糖葫芦,“条”分明,“块”清楚。记忆时,纵向有线可循,扩展的横向内容也一目了然。
4.横向比较法。
就是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做到“文”以类聚。比如古代一些作家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就可使用此法。大家可以这样排列组合:
用官职命名的作品集有:《杜工部集》……
用自号命名的有:《苏东坡全集》……
用书斋名命名的有:《七录斋集》……
用帝王年号命名的有:《嘉祐集》……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a、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扬(yáng)刘桢。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语文备课组长和语文教研组长有什么不同?都是干什么的
语文备课组长和语文教研组长都是学科负责人,但两者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不同。
语文备课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年级各班的语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进度等。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语文教研组长则侧重于组织本学科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教学改革,推广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此外,语文教研组长还需要关注学科发展趋势,组织开展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提升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
总之,语文备课组长和语文教研组长在教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互相协作,共同推动语文学科的发展。
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重点字词及句式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相关推荐
- 07-23 带冈的成语有哪些
- 07-23 山冈的冈的成语
- 07-23 带酒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07-23 含酒的成语有哪些
- 07-23 比喻好酒的成语
- 07-23 尝开头的四字成语
- 07-23 以尝字开头的成语
- 07-23 含有“予”字的成语有哪些
- 07-23 什么什么俱疲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