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关于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魏永林 发布于:2024-08-12 编辑于:2025-05-03 13:47:27 44958

关于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教育”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汉乐府《长恨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2、综上所述,就是“教育”的意思。

关于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成语或者诗句有哪些

欲言又止,言不尽意,举棋不定,迟疑不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欲言又止

【拼音】:yù yán yòu zhǐ

【简拼】:yyyz

【解释】: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事在两难,欲言而止。"

【示例】:语甚凄楚,惊问之,~者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近义词】:首鼠两端、举棋不定、迟疑不决

【反义词】:快人快语、心直口快、一针见血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2.言不尽意

【拼音】:yán bù jìn yì

【简拼】:ybjy

【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示例】: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近义词】:言外之意、词不尽意、意味深长

【反义词】:言之无物、言讷词直、空洞无物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信末尾

3.举棋不定

【拼音】:jǔ qí bù dìng

【简拼】:jqbd

【解释】: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示例】: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 欧阳山《苦斗》七十八

【近义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反义词】: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犹豫不决

4.迟疑不决

【拼音】:chí yí bù jué

【简拼】:cybj

【解释】: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示例】:我做了她的俘虏,她反而有点~了。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近义词】:犹豫不决

【反义词】:当机立断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犹豫不定

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拼音】:shū bù jìn yán,yán bù jìn yì

【简拼】:sbjyybjy

【解释】: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出处】:《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有没有5个字的好听的诗句或成语

【成语】: 铁杵磨成针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举例造句】: 没听过铁杵磨成针?阮章竞《漳河水》第二部

关于高考落榜失意的古诗句

1、下第 唐代:赵嘏 南溪抱瓮客,失意自怀羞。晚路谁携手,残春自白头。

2、送欧阳衮归闽中 唐代:项斯 秦城几年住,犹著故乡衣。失意时相识,成名后独归。 海秋蛮树黑,岭夜瘴禽飞。为学心难满,知君更掩扉。

3、宁州春思 唐代:项斯 失意离城早,边城任见花。初为断酒客,旧识卖书家。 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

4、送友人下第归襄阳 唐代:项斯 失意已春残,归愁与别难。山分关路细,江绕夜城寒。 草色连晴坂,鼍声离晓滩。差池是秋赋,何以暂怀安。

5、送从弟删东归 唐代:张籍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 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6、答友人招游 唐代:姚合 不来知尽怪,失意懒春游。闻鸟宁惊梦,看花怕引愁。 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何似华筵上,推辞候到筹。

关于不断学习读书的古诗句

1.问渠那得清如徐,为有源头活水来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7.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