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比喻对某件事充满好感,很想马上去做。成语

张伟 发布于:2024-08-01 编辑于:2025-05-03 20:08:38 35918

比喻对某件事充满好感,很想马上去做。成语

形容“马上就去做一件事情”的词语有:

1.迫不及待pòbùjídài: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2.迫在眉睫pòzàiméijié: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3.千钧一发qiānjūnyīfà: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4.火烧眉毛huǒshāoméimáo: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5.急不可耐jíbùkěnài: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形容想快点做成一件事的成语是什么,急功近利这种的

急于求成 [jíyúqiúchéng]急于求成,汉语成语,出自明朝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第45回。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中文名急于求成外文名Impatientforsuccess拼音jí,yú,qiú,chéng释义急于求成,急着要取得成功基本信息【词目】急于求成【拼音】jí,yú,qiú,chéng【外语翻译】英文:Impatientforsuccess日文:せっかちな成功のための【基本解释】急于求成,急着要取得成功。详细解释解释:急,急切;急于求成,急着要取得成功。出处:明朝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一个成语想做某一件事但是心里又不想做是什么成

以下均成语有形容人无能为力的意思:

①爱莫能助: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②力不从心:力,力量,能力;不,不够;从,依从,顺从;心,心里想的。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③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④力所不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⑤力不胜任:胜任:能担当得起。能力担当不了。

⑥束手无策:指好像手被束缚住了,无法解脱。现在泛指对遇到的麻烦没有办法解决,一筹莫展的情况。

⑦一筹莫展: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没有任何进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⑧无可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⑨心余力绌:指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

⑩心有余而力不足:形容有意[干某事]而客观上(如身体)不允许。

比喻对某件事充满好感,很想马上去做。成语

动一下牵动一身是什么成语

牵一发而动全身。

意思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出处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宋·苏轼《成都大悲阁记》:“吾头发不可胜数,而身之毛孔亦不可胜数,牵一发而头为之动,拨一毛而身为之变,然则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

形容气息的成语有哪些

神完气足:精神饱满,气息充足。

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神融气泰 :精神融和气息通泰。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一息尚存 : 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不断如带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神安气集 :精神安定,气息凝集。

等等.

冬去春来的成语

冬去春来不是成语。

【成语】: 春去冬来

【拼音】: chūn qù dōng lái

【解释】: 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 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

【举例造句】: 春去冬来事宛然也。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一

【拼音代码】: cqdl

【近义词】: 春来秋去

山与海同时存在的成语

山与海 成语 :

人山人海、

排山倒海、

海誓山盟、

山珍海味、

刀山火海、

枕山襟海、

压山探海、

寿山福海、

钻山塞海、

山行海宿、

摧山搅海、

山陬海澨、

移山造海、

愁山闷海、

梯山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