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古人买鞋没有尺子的成语

张志国 发布于:2024-07-13 编辑于:2025-05-02 22:59:28 31392

古人买鞋没有尺子的成语

郑人买履 [拼音] zhèng rén mǎi lǚ [释义]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买鞋,忘带尺子,回家拿尺,集市已散的成语是什么?快!快!快

答:云尺,或者多功能尺,可以画出各种弧度,可以到文具市场上买

关于买鞋的成语

削足适履

【拼音】:【xuē zú shì lǚ 】【释义】: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不懂得变通,不尊重客观事实。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2.纳屦踵决

【拼音】:[ nà jù zhǒng jué ]

【释义】: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3.西装革履

【拼音】:[ xī zhuāng gé lǚ ]

【释义】:身穿西装,脚穿皮鞋。 形容衣着入时。

【出处】: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4.补苴罅漏

【拼音】:[ bǔ jū xià lòu ]

【释义】: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5.屦及剑及

【拼音】:[ jù jí jiàn jí ]

【释义】:屦:鞋;及:赶上。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四年》:“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只有一个典故,叫郑人买履。履就是鞋。故事大致讲,一郑国人去买鞋,老板为其挑选了十寸的鞋; 郑人非要回家找到父母留下的鞋尺码,来买下一双七寸的鞋……明明不合脚,却硬要按老规矩来买鞋。比喻忽视事物发展规律、不懂得变通、注定失败。

成语有:

1. 一鞋难求:形容所需之物稀缺,难以获得。

2. 鞋不合脚:比喻合作或相处不融洽,不适应。

3. 买椟还珠:比喻因为贪图外表而失去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4. 画饼充饥:比喻虚构美好的事物来满足现实的需要。

5. 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取得巨大成功或地位的人。

这些成语与买鞋有一定的关联,可以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

以下是一些与“买鞋”相关的成语:

- 郑人买履:指过于相信教条,依赖数据的习惯,不重视实际状况的人。

- 量脚长:比喻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不顾客观事实。

关于鞋子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成语】:竹杖芒鞋

【拼音】:zhú zhàng máng xié

【解释】: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芒鞋:草鞋。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

【出处】:唐·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关于鞋子的四字成语有:

鞋弓袜浅、鞋弓袜小、鞋弓袜小、鞋弓袜浅、布袜青鞋。

古人买鞋没有尺子的成语

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表示

表示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满目凄凉。

满目凄凉

拼音:mǎn mù qī liáng

近义词:凄凉满目

解释: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出处: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形容面善的成语

慈眉善目

词类:成语。

拼音:cí méi shàn mù。

词义:

1.形容人的容貌非常善良。

2.慈祥和善的样子。

词性:形容词。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定语、补语;形容人很面善。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猜成语,大海上一个楼字,天上有弯月

海市蜃楼,大海上一个楼字,为“海市”,它是一种光学现象,由月亮的光折射而成。【读音】hǎi shì shèn lóu【解释】比喻虚幻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海市蜃楼,(又称“蜃气楼”、“蜃楼”、“蜃景”、“蜃气楼台”、“海市”等)是自然发生的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为是蜃吐出的气息。【近义词】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歇后语】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英文中的意思】英文中的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mirare,再经由法文的mirage而来,意思是“看见的奇景”,也就是海市蜃楼。这与“mirror”(镜子)和“to admire”(欣赏)有着相同的字根。【出处】: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事例】:

1 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因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2 海市蜃楼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

3 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4 连海市蜃楼都不足为奇,那什么才算是天下奇观呢?

5 今夜且让我们来筑梦,纵是海市蜃楼也无妨。【现代记录】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又现“空中皇冠”奇景, 专家称是海市蜃楼。2011年5月9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阵大雨过后,在广东汕头中环大厦西北方向天空出现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平时在该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应是海市蜃楼现象。2015年10月,武宁县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在云端,令人惊叹。几栋楼房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天色逐渐变暗后消失。

关于小事成大事的成语

无事生非

wúshìshēngfēi

【解释】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正音】事;不能读作“sì”。

【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近义词】无中生有

【反义词】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辨析】~和“无中生有”都含有本来没有事却说有事或添麻烦的意思。但~偏重在“生非”;表示故意制造麻烦;有不好的行为后果;而“无中生有”则表示口头上凭空捏造而无直接行动。

【例句】这个人最爱~;既影响同志间的团结;又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