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表示

张丽 发布于:2024-07-13 编辑于:2025-05-03 17:50:11 28986

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表示

如泣如诉 rú qì rú sù 【解释】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形容乐声。一般作谓语。 【正音】诉;不能读作“shù”。 【辨形】泣;不能写作“嚣”。 【近义词】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反义词】慷慨悲歌 【例句】 (1)那~的琴声;感动得我潸然泪下。 (2)一曲~的《江河水》;把人们带回那苦难的岁月。

如泣如诉、悲喜交加、呼天抢地、吁天呼地、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哀转久绝、呜呜咽咽、如诉如泣、生离死别、情凄意切、悲歌易水、痛心切骨、刺心刻骨、哀怨悱恻、情词悱恻、望帝啼鹃、万事皆休、心灰意冷、痛彻心扉、悲歌击筑、寒蝉凄切、哀丝豪肉、休戚相关、杜鹃啼血、刺心刺骨、万念俱灰

表示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满目凄凉。

满目凄凉

拼音:mǎn mù qī liáng

近义词:凄凉满目

解释: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出处: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哀怨凄婉倾诉衷肠的成语

哀怨凄婉倾诉衷肠成语有如诉如泣。

成语如泣如诉:

拼音:rú sù rú qì

解释: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涓重整弦声,备写抑扬之态,如诉如泣。”

如诉如泣,“如”好像。“诉”诉说。“泣”哭泣。形容凄惨悲哀哭诉衷肠。是并列关系的词语。如孤独的小鸟凄惨的叫着,如诉如泣,感觉它很可怜。

这个成语是哀感顽艳。

例句:

1.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哀感顽艳,凄婉动人。

2.这个旋律是那样撩人心弦,歌词是那样哀感顽艳。

3.这个故事情节丝丝入扣,哀感顽艳。

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好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很悲切。用成语表示

渊什么阔四字成语

没有“渊什么阔”的四字成语。

渊开头的成语有:渊渟岳立。

【成语】: 渊渟岳立

【拼音】: yuān tíng yuè lì

【解释】: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执经衡门,渊渟岳立,宁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

【拼音代码】: ytyl

【近义词】: 渊停山立、渊渟岳峙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什么地飞翔四字成语

自由自在地飞翔

自由自在zì yóu zì zài【解释】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造句

抱着无聊的希望飞上天空,以为在这么庞大的宇宙里可以自由自在?

我住在海滨,了无牵挂,任意遐想,自由自在。

风平浪静的时候,你可以浮沉在海水之中,像朵水母般地自由自在。

什么地飞翔的四字成语是展翅飞翔

大地飞翔

与“高渐离”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悲歌击筑

拼音:

[ bēi gē jī zhù ]

释义:

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近义词:

悲歌慷慨 、悲歌易水

造句: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悲歌击筑是两仪剑法中绝地反击的招数,虽然以周天云的实力发挥不出此招的威力,但是对付黑纹白虎却绰绰有余。

秋到边域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试请悲风吹梅笛怨悠霜满地悲歌击筑霜涛卷雪悲恨相续胡霜千里。

当时那个气势像极了古代的大侠,悲歌击筑,傍若无人。

带有江字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带有“江”字的成语,并附有简要的解释和用法说明:

江郎才尽:形容文思枯竭,才华用尽。这个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故事讲述的是江淹年轻时才华横溢,但晚年他的诗文并无出色之作。现在常用于形容某个人的才华或能力已经到达了顶峰,无法再有突破。

锦绣江山:形容美好壮丽的国土。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祖国的壮丽和美好,也可用于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江东父老:指长江下游一带的老百姓。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当时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因此江东父老常被用来指代那些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有钱有势的人。

滔滔江水:形容江水奔流不息,一去不复返。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变迁。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能把江河翻转过来,海浪翻腾。现在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气氛或力量。

临江仙:词牌名,取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中关于临江仙的典故。现在常用于诗歌、歌曲、小说等文艺作品的标题。

大江东去:形容江水向东流去,一去不复返。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变迁,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趋势无法逆转。

三江五湖:指东南地区的江河湖泊。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东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

江洋大盗:指在江河湖海中作案的强盗,形容罪犯凶残狡猾。

长江天堑:形容长江天险的险要地形。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险要的地势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这些成语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符合语境和语义,以免产生歧义或误解。同时,了解这些成语的背后故事和历史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半壁江山。

详细解释:

拼音:

bàn bì jiāng shān

解释:

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出处:

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语法:

半壁江山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保存丧失的部分国土。

江郎才尽

[jiāng láng cái jìn]

南朝江淹年轻时以诗文见称,人称江郎。晚年诗文缺乏情韵,人们说他才尽了。比喻人的文思减退。

翻江倒海

[fān jiāng dǎo hǎi]

形容力量和声势非常壮大。

以下是其中一些:

1. 江山如画:形容江山美景美不胜收。

2. 大江东去:形容江水向东流去的景象。

3.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衰退或缺乏灵感。

4.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5. 过江之鲫:形容人众多而拥挤不堪。

6.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新事物不断涌现。

7. 塞上江南:指富饶的江淮地区。

8. 锦绣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9. 半壁江山:形容国土的一部分。

10. 翻江倒海:形容声势浩大,力量无比。

11. 闯荡江湖:形容在外谋生或游历。

12. 大江南北:形容地域广阔。

13. 江东父老:指家乡的人民。

14. 江洋大盗:指大盗贼。

15. 饮马长江:在长江边饮马。

16. 河汉江淮:指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地区。

17. 秋月寒江:形容清凉宁静的月夜。

18. 塞北江南:指北方和南方的美景。

19. 船到江心补漏迟:比喻补救不及时。

20. 江湖骗子:指以欺骗手段谋生的江湖艺人。

21. 江心补漏:比喻补救不及时。

22. 江左夷吾:指才智出众的人。

23. 潘江陆海: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24. 泥菩萨过江:比喻自身难保。

25. 浪迹江湖:形容漂泊四方的流浪生活。

26. 江河行地:形容江河像地面一样稳定而不动摇。

27. 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广阔,天空湛蓝,没有其他景物。

28. 江云渭树:形容离别时的情景,难以割舍的情感。

29. 文江学海:比喻学识渊博,涉猎广泛。

30. 江汉朝宗: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江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汉字,它在很多成语中都有出现。其中一个常见的成语是“江郎才尽”,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才能已经用尽或者已经达到了极限。

另一个成语是“江山如画”,形容风景如画,非常美丽。还有一个成语是“江河日下”,意思是指国家或者组织的状况每况愈下,逐渐衰败。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成语中也包含了江字,如“江湖人物”、“江山代有才人出”等等。总之,江字在成语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形象地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意义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