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蟾衣怎么养殖

李杰 发布于:2024-07-31 编辑于:2025-05-03 06:25:49 42316

蟾衣怎么养殖

第一步:准备原料。采集蟾衣所用原料即癞蛤蟆,有条件的可以自繁自养癞蛤蟆。如利用野外蟾卵孵化幼稚蟾来饲养也可,比较简便,无需建繁殖池,有个饲养池即可。

第二步:运输蟾蜍。放置蟾蜍的容器要透气,如塑料筐,塑料箱,木箱,少量蟾蜍也可用蛇皮袋等,器具内部最好光滑一些,不要用很粗糙或内部有棱角的容器,因为内部粗糙或有棱角容易擦伤蟾蜍皮肤。容器底部垫上些水草,以便蟾蜍皮肤保湿。如蟾蜍在容器中超过十个小时,要适当往容器中淋些水,防止蟾蜍环境过分干燥。运达后,把蟾蜍放于饲养场里边的树荫下或草地上,让其活动一下,并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让其自行分散活动。第二天检查是否有蟾蜍出现压伤等,酌情进行处理,使蟾蜍群体健壮。

第三步:调控养殖蟾蜍密度。根据当地条件,可用成年蟾蜍产卵孵化蟾蜍蝌蚪进行养殖,也可直接放养蟾蜍幼苗或各种体重的蟾蜍。

1.自繁自养时:20平方米水面放养一对雌雄成年蟾蜍,让其自行交配产卵繁殖(相关技术资料另篇专门介绍)。

2.直接放养蟾蜍时:蟾蜍幼龄阶段,养殖密度要求比常规养殖密度可以适当大一些。幼蟾蜍随其长大可以逐渐减少池内散养密度。以每亩养殖面积(667平方米)养殖蟾蜍为例:幼龄蟾蜍体重十克左右时,放养五万只左右;幼龄蟾蜍体重五十克左右时放养三万只左右,幼龄蟾蜍体重一百克左右时放养一万只左右。幼龄蟾蜍体重一百克以上以后还须相应降低存养密度。因为一百克左右体重的蟾蜍就可以安排采集到品质不错的蟾衣了。实践中,春季出生的蝌蚪到夏天幼蟾达到35克以上就能蜕下初等品质的蟾衣了,到秋季养殖管理较好的幼蟾蜍已长到一百克甚者百克以上了,当年能蜕下中等质量的蟾衣。

与第十一代之前的采蟾衣方法不同之点是,采蟾衣前的蟾蜍饲养密度可以大一些,有节省养殖场水土面积方便管理的优势。

第四步:早喂饲料。从蝌蚪阶段开始投喂饲料。从小驯化蟾蜍吃颗粒饲料的习惯,比驯化野生蟾蜍吃饲料容易且所用时间短。使稚蟾蜍上岸后就具有自行吃饲料能力。操作时,把颗粒饲料置于震动投饵器上,形成饲料颗粒的弹跳引诱蟾蜍觅食。为了及早安排蟾蜍蜕衣,使蟾蜍长到五十克左右时就开始正式进入脱衣程序,可以把上岸后驯化能正常吃饲料的幼蟾蜍放入采集器内饲养喂食更好,在单位面积内增加养殖蟾蜍数量并提前产生采集蟾衣经济效益。

蟾衣怎么养殖

去正规场所办小型养殖场营业执照需要花钱吗

不用的。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营业执照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的。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要准备资料:身份证原件、注册地址证明(如土地产权证或房产证或租赁合同)、2寸证件照、5-7个店铺名称。办理的一般步骤是:

1、到工商局办理核名登记;

2、到工商局申请设立,填写办理营业执照相关表单;

3、领取营业执照后,到税务部门登记备案;

4、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刻公章、开基本户。刻章和开基本户需要缴纳制作费,但办好营业执照其实就能开业了的。

高锰酸钾养殖场消毒浓度是多少

一般来说,给鱼池消毒使用高锰酸钾的浓度为3%-5%之间最合适,如果鱼池内有鱼儿的话,浓度控制在1-2ppm就可以。

浸泡的时间大概在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最长不要超过4个小时。因为高锰酸钾是有药效的,超过4个小时后就会时效。

如果是观赏鱼,可以每隔一个月消毒一次。如果是食用鱼,要每3个月左右消毒一次。

肉牛养殖亏本怎么办

肉牛养殖也是国家脱贫攻坚,致富强民的重要政策,肉牛养殖亏本小编认为主要以下几点。1.市场

不管干什么做什么,都是需要市场,所谓市场,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决定的,不要随便跟着市场走,要学会把控市场,多做市场调研,多看资料,线上线下一把抓,有着良好的市场走向的前瞻,才能把握好合适育肥,合适出手。

2.防疫

我们养殖业里面,一定要把“防疫大于治疗”记在心上,防疫不到位影响因素很多,牛犊成活率不高,疾病频发等。要想养的好就不要吝啬防疫,花不了几个钱,养牛不像养别的,大型家禽一头死掉一两万没了。

3.饲料配比

不同阶段的牛饲料配比是不一样的,要科学管理,科学配比,才能把握育肥牛的出栏重量。4.废物利用

牛的粪便利用好也是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最直接的就是卖掉,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例如腐熟有机土,有机肥。二次养殖,例如蚯蚓,屎壳郎等腐殖质动物养殖。

5.饲料来源

利用农户不要的秸秆进行粉碎青贮,自己种植草料,例如紫花苜蓿,墨西哥玉米,黑麦草等,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草。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肉牛养殖亏本可能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小型养殖用地规定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养殖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特别是一些特种养殖户,很多地区都被要求关停禁养,这对养殖用户来说是个坏消息。那么,针对这个特殊的一年,2020年养殖用地有规定吗?具体政策有哪些?

一、养殖用地有哪几项规定?

1、不允许破坏种植的基本条件,不能破坏耕地的耕作层。

2、不允许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要在非保护农田的区域建设。

3、必须要达到环评设计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4、禁养区内明令禁止建设养殖场。

二、养殖用地具体政策:

1、特种养殖进行整改。

为阻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公告》。由此可以看出疫情结束后这些特种养殖行业基本会关停,如今人工养殖野生动物的养殖场可不少,虽然说现在还没有明文出台,但是长远来看合理进行规范是不可少的,对于这类养殖户来说还是需要进行转型了,避免政策的风险而产生损失。

2、生猪生产恢复。

将养殖户贷款贴息补助范围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500头。2020年2月底前,各省(市、区)必须完成2019年度生猪养殖和屠宰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兑付。

3、畜群规模养殖。

调整优化规模畜禽养殖设施用地范围,适当放宽畜禽养殖附属设施用地比例,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养殖设施确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少量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

4、动物疾病防控。

加强人畜共患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支持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改造,省市两级达到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县级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标准。加快无疫省建设,按照标准配齐备足应急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

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各县(市、区)财政按上年补助额度的50%提前拨付2019年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从2020年开始,将牛、羊、家禽等其他畜禽品种纳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省级补助政策范围。

三、国家扶持的养殖项目:

国家扶持的养殖项目目前主要有驴、兔、蚕、狐狸、蜜蜂等。当下火爆的养殖项目有野鸡、奶牛、肉羊、鸽子、野兔、绿壳蛋鸡、野猪、肉驴及竹鼠等。养殖创业风险较高,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通盘考虑清楚,是否已经掌握成熟养殖技术?是否有打开市场销路的能力等。

针对不同的年份,国家制定的养殖规定也不一样。了解相关养殖政策,有助于养殖户更好的开展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