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2021年可以出国留学吗

张伟 发布于:2024-07-27 编辑于:2025-05-03 18:10:34 12665

2021年可以出国留学吗

2021年疫情当时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不太适合出国留学,在家里呆着,少和外人接触聚集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也是对自己负责

2021申请美国留学人数

美国名校申请量暴增,截至2021年1月29日,有25810名中国内地学生递交了本科课程申请,较上年同期增长21.46%。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美本藤校申请量也不降反升。哈佛今年早申人数比去年暴涨57%,麻省理工增加62%,耶鲁暴涨38%,哥伦比亚大学暴涨49%。

2021年可以出国留学吗

去澳洲留学到底要花费多少钱

澳洲留学前期费用

1、语言考试费:雅思考试费用为2020/2070元。

2、材料公证费:在递交签证申请时很多资料要做公证,需要公证费。不同情况需要做的公证不同,一般不会超过5份,大概1000元左右。

3、机构服务费:现在各大机构报价不等,略有差异,但基本都是在15000-20000人民币之间,这时候就可以对比下老师的专业度和公司与学校是否是代理合作关系

澳洲留学中期费用

1、办理护照:一般都是学生本人带着户口本身份证到当地的公安局,到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部门进行办理。一般8-15天护照就会发下来,但还是建议准备出国的同学提前办理,有备无患。普通护照由每本200元降为每本160元,因丢失要求补发因私普通护照也为每本160元。不同地区可能费用不同。

2、签证费用:澳洲留学签证,现在都是电子签证。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是网上直接申请澳洲留学签证。澳洲留学签证现在是500类别,签证费是550澳币。从2019年7月1日起,澳洲留学签证的费用将升至620澳币。

3、机票费用:由澳大利亚飞中国任何城市的往返机票,国航 南航 东航,便宜的时候一般是不到900澳币,折合人民币4200多。如果由中国飞澳大利亚的往返机票,价格就要差不多翻倍了,便宜时候近7000人民币,贵的时候1万多。

澳洲留学学费

依据大学性质不同学费不同以下数据仅为学费,不包括书本费、生活费、杂费。

大学:根据专业不同,学费每年约25000—45000澳元(合计人民币约12.5万—22.5万)。

预科:学费每年约15000—20000澳元(约9.5—13万人民币)。

高中:公立高中学费每年约15000澳元(约9万人民币);私立高中学费每年约25000—30000澳元(约16万—20万)。

研究生:学费每年25000—45000澳元(12.5万—22.5万)。

这里主要介绍澳洲八大的留学费用:澳洲八大院校商、理、文专业学费。

悉尼大学:

商科专业学费大约44500澳币/年。

理工科专业学费大约40000澳币/年。

文科专业学费大约35500澳币/年。

墨尔本大学:

商科专业学费大约40416澳币/年。

理工科专业学费大约41344澳币/年。

文科专业学费大约32000澳币/年。

威尔士大学:

商科专业学费大约40560澳币/年。

理工科专业学费大约38800澳币/年。

文科专业学费大约30480澳币/年。

澳洲国立大学:

商科专业学费大约45168澳币/年。

理工科专业学费大约42960澳币/年。

文科专业学费大约35000澳币/年。

昆士兰大学:

商科专业学费大约40000澳币/年。

理工科专业学费大约40736澳币/年。

文科专业学费大约30000澳币/年。

莫纳什大学:

商科专业学费大约39800澳币/年。

理工科专业学费大约38900澳币/年。

文科专业学费大约30700澳币/年。

西澳大学:

商科专业学费大约38000澳币/年。

理工科专业学费大约38500澳币/年。

阿德莱德大学:

文科专业学费大约32500澳币/年。

澳洲留学生活费

生活费包括住宿费用和其他费用,如下:

澳洲留学生活费与留学城市和各人生活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别,大致如:

悉尼、墨尔本地区18000,

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 12000-18000,

昆士兰州、西澳州、首都地区 8000-16000,

南澳、塔斯马尼亚、北领地区 6000-16000(单位均为澳元/年)。

住宿费用:

居家寄宿:110-270澳元/周 家庭住宿中包含膳食,适合年龄较小的国际学生,可提供单人间和多人间。

青年旅店和招待所:80-135澳元/周,通常是由澳大利亚青年旅店协会和青年基督徒协会经营,旅店里的厨房和浴室为公用。合租住房:70-250澳元/周;单间租房 100-400澳元/周。

寄宿学校:10,000-20,000澳元/年(专指中小学,而且多为私立学校);大学住宿:80-250澳元/周。

医疗保险(每个月):

单人:8个月263澳币;14个月461澳币;20个月658 澳币;26个月862澳币;32个月1077澳币;38个月1322澳币;56个月2177澳币。

家庭(两人) :8个月660澳币;14个月1192澳币;20个月1796澳币;26个月2381 澳币;32个月2927澳币;38个月3585澳币;56个月6053澳币。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以实际价格为准。)

出国留学时,推荐信应该让谁写啊

3封推荐信,一个找自己的导师写,突出一下你的学术能力;

一个找学院的领导写,突出一下你的社交活动能力;

最后一个找实习单位的写,证明你的工作经历。这个是一般的套路了,但是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经历来调整,比如没有实习经历的可以找两个老师来写之类的。

总之一定要找了解你的,跟你有直接关系的,不要试图找一些大牛人,但是跟你没多少联系的,这种名气你是借不到的。。。

何况真正的大牛不会随便写推荐信的

大学成绩不好还能不能申请留学

可以。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出国留学,但是申请比较有名的大学难度会比较大。可以考虑申请中外合办的留学项目或者去一些二线的学校学习,这样的难度会下降,更适应学生的发展。

个人成绩决定了申请院校的档次,可以通过刷均分、背景提升、考雅思、文书包装等方式尽量冲刺申请更高档次学校。

已经毕业的可以退一步申请预科课程,读完预科后再进入更高排名的学校读主课。

国留学文书有哪些写作禁忌

出国留学的申请文书特别重要,不同于GPA、TOEFL、IELTS、GRE、GMAT展示你硬实力的客观成绩,文书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和发挥空间。它是展现你“软实力”的重要素材。在客观学术和语言成绩相似的情况下,文书的成败与否,成为申请者被录取与否的关键。如何巧避文书雷区,让你的文书在众多文书中脱颖而出呢?

01各种素材主次不分

自身比较优秀,素材多样化的学生容易犯这方面的错误,表现在各种素材堆砌,不加筛选的放在简历与文书中,在看似很丰富的经历中忽视了与申请有关的有价值的素材。

例如有一个学生申请应用数学的研究生,经历比较丰富,大学时是学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足球小子,专业课成绩也很优秀。但是作为一个理工科的申请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后来跟学生头脑风暴,了解到学生在大二时,参加过一次曾经参加过一项针对西南地区媒体生存状况的调查,而调查中,这位同学利用自己的数学专业优势,负责数据的统计与模型分析。他认为这这项工作学生比较简单,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没有放在文书中,这显然是在舍本逐末。

作为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者,建议学生重点需要在文书中突出专业能力和专业实习经验。

02整篇文章“形、神”分离

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擅长感性化思维的学生文书中容易出现类似的失误。形,这里指文章内容;神,这里指文章的思路及逻辑结构。

本科和研究生申请者的文书中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本科申请者文书内容中太多散文化的心理描写、太少过往实际经历,导致文章太空洞。本科申请者要明确的是申请文书本质上是要体现自身能力和素质,因此扎实的内容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来寻求文章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统一。

因为出国留学是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选择,在出国留学之前,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出国,去做什么,之前具备什么,还需要完善什么,留学的项目能够帮到我什么,在我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上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每一个出国留学的人应该慎重思考的。建议申请者站在客观的角度,用SWOT理论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发展方向和空间,同时也要站在主观的角度,搞清楚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03实践经历与个人成长分离

文书写作的重点是突出你这个人。

这是很多申请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生最开始时经常犯的错误,忽视了物、我两者的平衡。物,可以理解为课外活动、实习经历、志愿者经历及工作经历。我,理解为活动及经历中的收获、反思及成长。说白了,想要写好一篇完美的美国硕士申请文书,就一定要确立一个深刻的主题,通过你的经历来阐述和展现你的深度。

很多人在写文书时候,比如通篇写某件事情的时间、地点、内容,我担任什么职务,做了什么——仅仅只是一味地罗列自己做过的事或是成绩。这样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美国学校更看重的是作为一个“人”,你是否善于从过往经验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否有独立的判断及思考能力,通过这个活动经历看出你有哪方面的品质。

研究生的文书中这一个误区主要表现在文书和简历过于相似,文书中罗列了简历中已经出现的内容,比如参加了什么比赛,得了什么奖项,在哪里实习,负责什么工作。一定要注意,其他申请材料中出现的内容就不要再重复出现了,而且如果和简历过于相似,就失去了文书本身的价值。

04内容和写作形式过于老套

申请美国硕士的文书,除了必要的规范需要遵守,在行文中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这里所说的个性并不是说所谓的特立独行,而是要展示出自己的风格。曾经的经历,面临的挑战或是错过的机遇都可以阐述,力求展现自我。

试想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基本不完全相同的,甚至有很多是千差万别的。在我们成长经历中难免会有得意、失意、迷茫、顿悟的时刻,教授就是喜欢看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成长历程和我们最切身的人生感悟。

除了内容上的独特性,写作形式上的创新也是必要的。千篇一律的申请文书,任谁看都不可能保证百分百的看完,如果我们的写作形式上可以有部分新颖的东西展示出来,效果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