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字开头的成语有多少
林字开头的成语有多少
"林"字开头的成语有:
林寒洞肃、林林总总、林栖谷隐、林下之风、林下风范。
1、林寒洞肃
【拼音】 lín hán dòng sù
【解释】 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出处】 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林林总总
【拼音】 lín lín zǒng zǒng
【解释】 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
【出处】 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举例造句】 在林林总总的这类故事中,也有一个是说鲁班学习海龙王宫殿的建筑艺术。 ——秦牧《鲁班的妙手》
3、林栖谷隐
【拼音】 lín qī gǔ yǐn
【解释】 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迩来林栖谷隐,栉比鳞差。”
4、林下之风
【拼音】 lín xià zhī fēng
【解释】 林下:幽僻之境;风: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5、林下风范
【拼音】 lín xià fēng fàn
【解释】 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举例造句】 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就是这样吗?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
林字开头成语是林籁泉韵。
【成语】: 林籁泉韵
【拼音】: lín lài quán yùn
【解释】: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出处】: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故凡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俱为文章。”
汉语中以林字开头的成语共有14个。具体是:林寒洞肃,林寒涧肃,林籁泉韵,林林总总,林栖谷隐,林下风度,林下风范,林下风气,林下风韵, 林下风致,林下高风,林下清风,林下神仙,林下之风。
林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是成语:林林总总,
意思:林林:树木聚集成片状;总总:全部汇集状。形容纷繁众多。
例句
超级市场销售的商品,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红楼梦》描绘了林林总总的众多人物,而且刻画得那样鲜明、深刻。
答:林林种种,林海雪原,林海无边,林中无声等。它们有的形容有许多,有的形容自然风光,有的形容安静。在文章中的用法不一,最主要是形容大自然的宽广无边的定力。
四字成语:林林总总、林栖谷隐
例句:
林林总总的商品令他目不转睛。
商店里的商品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在原理和方法上也是林林总总,各出奇兵。
“林”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哪些
棽 拼音: chēn, 笔划: 12 部首: 木 五笔输入法: 基本解释: --------------------------------------------------------------------------------棽 chēn 〔棽丽〕a.繁盛茂密,如“凤盖棽棽,和銮玲珑。”
b.纷垂繁盛;c.引申为华丽。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343445 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棽棽 棽钟 棽俪 棽丽
带“林”字的成语有哪些
答:失林之鸟。
详细解释:
拼音:
shī lín zhī niǎo
解释:
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
语法:
失林之鸟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穷池之鱼
酒池肉林、深山老林、茂林修竹、林寒涧肃、啸聚山林、绿林好汉、独木不成林、枫林尽染、杞梓之林、林籁泉韵、翰林子墨、
瑶林玉树、琼林玉树、林下风气、瑶林琼树。
林字的成语有哪些:
啸聚山林、
林林总总、
独木不成林、
深山老林、
枪林弹雨、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寄迹山林、
竹林之游、
刀山剑林、
山林钟鼎、
枫林尽染

关于海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浩如烟海
hào rú yān hǎi
褒贬色彩中性
结构述补
释义
浩:广大,繁多;烟海:雾气弥漫的大海。形容数量、内容浩繁众多,无法计算。多用以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
从浩如烟海的明、清两代档案中筛选出来的这部分史料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已完成编辑工作,即将陆续出版。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
填词:浩如烟海
例句:从诗经到楚辞,从诸子百家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形容永不罢休永不食言的成语
形容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词语:海枯石烂 1、海枯石烂 [ hǎi kū shí làn ] 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出处 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译文:等到我老了还是会重新来过,直到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将那断碑残础重新立起来。 例句 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一直为青年朋友们所向往。
2、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2、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3、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4、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5、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6、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充分显露自已的本领的成语是什么
1、技压群芳:指人技高一筹或技艺超群;
2、锋芒毕露: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漏出来;
3、大展拳脚:找到合适的环境,是有抱负的人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4、大显神威:形容充分显现出自己的高超本领,自己的本事;
5、大显身手: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本领和身手。
成语应该是大显身手
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大显身手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手可得的成语是什么
展开全部
唾手可得
【拼音】tuò shǒu kě dé
【详解】唾手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出处】
1、《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2、《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3、《三国演义》第七回:“韩馥 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4、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庞德曰:“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
5、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却说庞统、法正二人,劝玄德就席间杀刘璋,西川唾手可得。"
6、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孤久不得荆州,今唾手而得,皆子明之功也。"
7、《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明日主公往周,公子可设饯于西门,预伏甲士五百于门外,酒至数巡,袖出短剑而刺之,手下有不从者,即时斩首,诸侯之位,唾手可得!“
8、杨朔《海市·寿亚非作家会议》:“终生致力于创造和平幸福的生活。但这不是唾手可得的。"
【示例】
1、科学上没有唾手可得的事,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2、四个现代化决非唾手可得,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使它实现。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反义词】大海捞针、难于登天
【词语辨析】与“唾手可得“偏重于“得“,强调得来极其容易;而“探囊取物“偏重于“取“,强调极容易得到之意,还有事情很容易办成之意。
【词语典故】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
相关推荐
- 09-27 一般2P的空调一小时要用多少电
- 09-27 可以放空调外机的窗户叫什么
- 09-27 多特蒙德历年球衣号码
- 09-27 篮球比赛小组赛3队积分相同怎么算
- 09-27 室内95平方米房屋水电装修需要多少价位
- 09-27 电信宽带盒安装在我家墙上可以吗
- 09-27 鞠躬的度数和礼仪大小
- 09-27 帝豪汽车行驶45000公里保养
- 09-27 到成都三圣乡有些啥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