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鸟追一只虎猜成语
一只鸟追一只虎猜成语
1. 成语是“鸟尽弓藏”2.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鸟儿尽量飞高,弓箭就无法射中,因此虎也就无法捕捉到鸟儿。
这是因为鸟儿具备飞行的能力,而虎只能在地面上奔跑,所以鸟儿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逃脱虎的追捕。
3. 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如果能够找到对方的弱点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就有可能逃脱困境。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成语的意义,通过巧妙地运用自己的优势,来解决问题或者应对挑战。
一只鸟追一只虎成语:不自量力
有虎有鸟的成语
有虎的成语:虎口拔牙,虎虎生威,虎头蛇尾,虎视耽耽,九牛二虎,虎口夺食,龙潭虎穴,如虎添翼,降龙伏虎,深入虎穴,调虎离山,马马虎虎,谈虎色变,狐假虎威,放虎归山……有鸟的成语有:鸟语花香,惊弓之鸟,林鸟失伴,笨鸟先飞,小鸟依人,一石二鸟,倦鸟思归……这些成语很多,大都是形容词。多掌握成语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1.有虎有鸟的成语有虎口拔牙
2.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
3.详细解释
1. 【解释】:从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2. 【出自】:金·马钰《玩丹砂·赠阎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齿,骊龙颔下夺神珠。”
3.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
4.近义词
虎口拔须 虎口夺食 火中取栗 如临深渊 龙头锯角
狼羊虎兔横竖的成语
狼子野心,三羊开泰,狐假虎威,狡兔三窟,横七竖八

带目口的成语
1. 目瞪口呆
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2. 目瞪口噤
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噤: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3. 目瞪口张: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4. 目呆口咂
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成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
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
拼音: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示例: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呢?罢哩!★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
不择手段
成语:不择手段
拼音:bù zé shǒu duàn
择:选择.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鲁迅《三闲集·通信》:“要谋生,谋生之道,则不择手段.”
欲得而甘心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粗细各异什么成语
粗细各异这不是成语,它是个常用语。正确的只有 粗中有细,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汉语成语,它的读音是cū zhōng yǒu xì,它的意思是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该成语最早是出自《西游记》。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面粗率,实际却很细致。
形容看心看的透彻,什么都明白,但是不说出来的成语
心知肚明
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释义
名词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知道心在腹中,而且认定人是靠心来思考的,还把所有的智慧也归根于心。所以,当时人们用于描述与思想和意识有关的问题时,就喜欢用“心”和“肚”、“腹”、“胸”等与心有关的名词。比如说“胸有成竹”“满腹经文”,还有你所说的“心知肚明”。
相关推荐
- 08-16 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利益的成语是什么
- 11-14 关于猫的成语和猫的卡通形象
- 12-21 两个回是什么成语
- 08-12 描述人生要过好每一天的成语
- 08-11 带方的成语有哪些
- 08-16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理想的成语
- 08-11 指"不当回事"的成语有哪些
- 08-19 像游鱼一样一个紧挨一个的过来是什么成语
- 08-14 “我们要正确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成语。”修改病句
- 08-12 不正确的教育用什么成语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