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的成语接龙
醋的成语接龙
醋意大发,发奋图强,强颜欢笑,笑傲江湖,湖平浪静,静候佳音,音讯全无,无缘无故,故弄玄虚,虚情假意,意味深长,长生不老,老有所依,依依惜别,别具一格,格格不入,入乡随俗,俗世奇人,人逢喜事,事与愿违,违法乱纪,纪律严明,明明白白,白手起家,家和万事兴
醋海翻波 → 波涛滚滚 → 滚瓜烂熟 → 熟门熟路 →
路人皆知 → 知行合一 → 一斑窥豹 → 豹死留皮 →
皮破血流 → 流水无情 → 情同手足 → 足智多谋 ...
表示吃醋的成语
形容吃醋的成语有:1、拈酸泼醋【成语】: 拈酸泼醋【拼音】: niān suān pō cù【解释】: 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同“拈酸吃醋”。【出处】: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蓉谪》:“则见那,娇惰的熏香闲坐,悍妒的拈酸泼醋。”2、 争锋吃醋【拼音】: zhēng fēng chī cù【解释】: 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同“争风吃醋”。【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举例造句】: 他待和他睡觉,凭他一夜两夜,就是十来宿,我也知不道甚么是争锋吃醋。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3、醋海翻波【成语】 醋海翻波【全拼】: 【 cù hǎi fān bō 】【释义】: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问题中表示“吃醋”的成语是:争风吃醋。
“争风吃醋”的意思是:指因男女私情而明争暗斗、互相嫉妒。也泛指互相嫉妒、争斗。其中“争风”是为男女风情而竞争;“吃醋”是因男女关系而产生的嫉妒情绪。
成语恨如头醋是什么意思
深仇大恨[shēnchóudàhèn]生词本基本释义深而大的仇恨。
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近反义词近义词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新仇旧恨深仇宿怨
成语接龙恨如头醋醋海翻波波光鳞鳞鳞集仰流流移失所所当无敌敌不可假假以辞色色飞眉舞舞笔弄文文深网密密云不雨雨顺风调调弦品竹
竹清松瘦瘦骨如柴柴天改物物极将返返本朝元元奸巨恶恶尘无染染丝之变变色之言言之过甚
拉字开头的成语
拉拉杂杂
lā lā zá zá
成语解释 杂乱无条理。
成语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1回:“但耳朵边已拉拉杂杂爆得怪响,倒像放几千万炮章一般,头上火星乱打下来。”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杂乱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拉拉扯扯
lā lā chě chě
成语解释 原指人和人之间的一种推拉动作。比喻不干脆;不痛快。现在常用来形容拉私人关系的不正之风。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拉私人关系
拉三扯四
lā sān chě sì
成语解释 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谈话或议论乱牵扯到无关的人或事
拉帮结派
lā bāng jié pài
成语解释 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成语出处 《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 拉捭摧藏
【拼音】: lā bǎi cuī cáng
【解释】: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出处】: 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成语:拉帮结派 发音:lā bāng jié pài 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出处: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厉处理。”
拉家带口
[ lā jiā dài kǒu ]
基本解释
带着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属的拖累):那时工资低,~的,日子过得挺艰难。
详细解释
【解释】:带着一家大小。
【出自】: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
1 拉不清2 “拉不清”是一个形容无法分辨清楚的状态或情况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模糊、不清晰或混淆的情况。
3 在沟通或表达信息时,如果表达不清或被理解不清,就容易产生“拉不清”的情况。
因此在表达时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意图。
前面发TAO音的成语
【成语】: 桃红柳绿
【拼音】: táo hóng liǔ lǜ
【解释】: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举例造句】: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梦》
这个其实有很多啊,像是逃之夭夭、韬光养晦、滔滔不绝等。

形容不重视或漠不关心的,有哪些成语
1.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3.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6.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7.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8.不理不睬: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9.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10.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1.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12.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3.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14.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15.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反义词(形容重视和关心的成语): 1.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作主语、谓语、状语;指关心别人。 2.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关心。 3.置身其中:置:放置。把自己放在事情之中。形容对人对事能设身处地的关心、帮助。 4.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5.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是成语:置若罔闻,
释义
置:放置,搁置;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不理睬,好像没能听到一样。形容毫不关心或不予理会。
例句
今天你如果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日后必将后悔!
不管妻子怎么吼叫,他仍置若罔闻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
交通管理部门一再告诫不得酒后开车,可是总有司机置若罔闻。
1.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叶圣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漠不关心。”
2.冷眼旁观
意思是指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
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3.敷衍了事
意思是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猜成语,大海上一个楼字,天上有弯月
海市蜃楼,大海上一个楼字,为“海市”,它是一种光学现象,由月亮的光折射而成。【读音】hǎi shì shèn lóu【解释】比喻虚幻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海市蜃楼,(又称“蜃气楼”、“蜃楼”、“蜃景”、“蜃气楼台”、“海市”等)是自然发生的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为是蜃吐出的气息。【近义词】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歇后语】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英文中的意思】英文中的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mirare,再经由法文的mirage而来,意思是“看见的奇景”,也就是海市蜃楼。这与“mirror”(镜子)和“to admire”(欣赏)有着相同的字根。【出处】: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事例】:
1 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因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2 海市蜃楼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
3 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4 连海市蜃楼都不足为奇,那什么才算是天下奇观呢?
5 今夜且让我们来筑梦,纵是海市蜃楼也无妨。【现代记录】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又现“空中皇冠”奇景, 专家称是海市蜃楼。2011年5月9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阵大雨过后,在广东汕头中环大厦西北方向天空出现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平时在该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应是海市蜃楼现象。2015年10月,武宁县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在云端,令人惊叹。几栋楼房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天色逐渐变暗后消失。
三个官帽五个人猜成语
这个谜语的答案可能是“三人成虎”和“滥竽充数”两个成语的结合。
“三个官帽”可以理解为“三人”,“五个人”则是“五人”。在“三人成虎”这个成语中,原意是指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在这里,“三个官帽”可以比喻为三人谎称自己是官员,而听的人(五个人)可能因此而被误导。
而“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则是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在这里,“五个人”可以理解为包括那三个“官帽”在内的所有人,他们可能并不都是真正的官员,而是在数量上充数。
综上所述,这个谜语可能是通过“三个官帽五个人”的形象描绘,来暗示“三人成虎”和“滥竽充数”这两个成语的含义。也就是说,当有人谎称自己是官员时,听的人可能会因此而被误导;同时,在这些人中,也可能有并不具备官员资格的人在充数。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这个谜语也可能有其他的解释和答案。
这是一道需要智力和团队协作的谜题。五个人需要合作才能猜出这个成语。首先,他们需要通过对三个官帽的分析,推理出可能涉及到的字。
然后,他们可以一起思考和讨论不同的成语,看哪个最符合提示。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思维和贡献,互相协调和支持。
最终,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合作猜出成语,那么他们将获得成就感和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这个问题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智力,更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心理素质。
支持力度大的成语
支持力度大成语:
鼎力相助,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大力支持帮助,用于请别人帮自己。鼎力:大力;助:帮助,支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处事。
例句1.
多亏您的鼎力相助,我们才能成功。
2.这次多亏国家银行鼎力相助,要不这项工程现在还上不了马。
相关推荐
- 08-16 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的成语
- 09-08 古代外交礼仪成语
- 10-08 册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 02-22 成语故事班门弄斧
- 08-17 借物喻人表现品质好的成语
- 09-06 形容男女暧昧关系的成语有什么
- 08-16 形容这次补上一次的漏洞的成语或词语
- 08-14 成语手不释卷讲的是谁的故事
- 01-28 十个古代神童故事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