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有关集体和个人关系的成语,名言,谚语,故事

杨广涛 发布于:2024-07-23 编辑于:2025-05-03 11:45:55 41696

有关集体和个人关系的成语,名言,谚语,故事

名言:

1、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2、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12、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14、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22、中国的问题,稳定需要团结,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 搞不成.稳定需要团结,才能稳定.要使社会长期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邓小平23、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 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毛泽东 24、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25、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毛泽东 26、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鲁迅27、青春没有亮光,就像一片沃土,没长庄稼,或者还长满了荒草.——吴运铎 29、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恩格斯 30、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31、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32、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别林斯基 33、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 34、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列夫·托尔斯泰 35、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36、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37、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关于集体的成语:【百足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离群索处】: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索居离群】: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1、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2、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3、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谚语5、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7、纪律能美化集体。——马卡连柯8、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松下幸之助9、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佚名10、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佚名11、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奥斯特洛夫斯基12、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13、人心齐,泰山移。——谚语1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谚语15、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16、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奥斯特洛夫斯基17、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左伊默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19、团结就是力量。——谚语20、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英)欧文21、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22、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23、一滴水飘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的直观表现,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团队精神,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2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者谚语.格言.诗句)来吗

恩德如山 (ēn dé rú shān)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恩若再生 (ēn ruò zài shēng)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恩深义重 (ēn shēn yì zhòng)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恩同父母 (ēn tóng fù mǔ)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感恩戴德 (gǎn ēn dài dé)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羔羊跪乳 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乌鸦反哺 在传说中,乌鸦反哺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成语】:感恩戴德

【拼音】:gǎn ēn dài dé

【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成语:感恩戴德;感恩图报;寸草春晖。 谚语:善有善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结草衔环 可怜天下父母心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故事: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有关集体和个人关系的成语,名言,谚语,故事

什么始什么终成语

全始全终 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善始善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有始无终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有始有终 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原始要终 原、要:推求。

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自始至终 从开始到末了。

表示一贯到底。

自始自终 从开始到末了。

敕始毖终 自始至终警饬谨慎。

睹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见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谨始虑终 指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无始无终 无起始,无终了。

表示无丝毫时间限制的状态。

善始令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同“善始善终”。

慎始敬终 敬:慎。

自始自终都谨慎。

原始反终 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原始见终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写船破旧的成语

答:破烂不堪。

详细解释:

发音:pò làn bù kān

释义: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扩展资料: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例句:

过去破烂不堪的民房如今变成了高楼。

近义:

破破烂烂 残破不堪

反义:

富丽堂皇

什么卫什么海成语

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语出]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正音] 填;不能读作“tiān”。

[辨形] 填;不能写作“添”。

[近义] 矢志不移 愚公移山

[用法] 多用来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般充当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关于小事成大事的成语

无事生非

wúshìshēngfēi

【解释】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正音】事;不能读作“sì”。

【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近义词】无中生有

【反义词】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辨析】~和“无中生有”都含有本来没有事却说有事或添麻烦的意思。但~偏重在“生非”;表示故意制造麻烦;有不好的行为后果;而“无中生有”则表示口头上凭空捏造而无直接行动。

【例句】这个人最爱~;既影响同志间的团结;又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