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猜成语
瞎猜成语
胡说八道,满口胡言,信口开河
瞎子瞎眼猜一成语
盲人瞎马 [ máng rén xiā mǎ ] 【解释】: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示例】:我不能叫你~地去乱闯。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例 句 我刚到广州的时候,既无经验,也无可依靠的人,真是~。
什么人瞎马一成语
盲人瞎那[mángrénxiāmǎ] 盲人骑着瞎马走路。原比喻情况危险或不了解情况就盲目行动,处于极其危险的情况中。后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盲人瞎马表示由于乱碰乱闯而处境危险;或由于不明情况;处境艰难;“履冰临渊”则含有因处境艰难危险而心存戒备、小心谨慎的意思。
瞎子点灯,打一成语
谜面: 瞎子点灯 —— 打一成语
谜底: 白费蜡

不白白浪费生命的成语
材大难用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大材小用
《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厉行节约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用来形容有多大能力就去办多大事的成语是哪一句来
量力而行:指在符合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事。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近义词:实事求是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 量力而为反义词:不自量力 蚍蜉撼树 力不从心 力所不及 眼高手低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做事实事求是的态度。辨 析: “力所能及”和量力面行都含有“根据自己的力量”的意思,但意义不同:
1.:量力而行侧重于行动;“力所能及”侧重于心理活动。量力而行着眼于根据自己力量去做的行动;“力所能及”着眼于自己力量所能做到的程度,范围。
2.:量力而行常表示“不要超越力所能及的范围勉强去做”的意思;“力所能及”不表示这个意思。正音:量,不能读作“liánɡ”;行,不能读作“hánɡ”。辨形:力,不能写作“利”。
动一下牵动一身是什么成语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牵一根头发就带动整个身体。比喻触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拼音[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近义词:满盘皆输,一着不慎。
例句:单纯地讲,几颗螺丝钉的确算不了什么,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这几颗螺蛳钉,机器就动不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
意思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出处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宋·苏轼《成都大悲阁记》:“吾头发不可胜数,而身之毛孔亦不可胜数,牵一发而头为之动,拨一毛而身为之变,然则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
形容看心看的透彻,什么都明白,但是不说出来的成语
心知肚明
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释义
名词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知道心在腹中,而且认定人是靠心来思考的,还把所有的智慧也归根于心。所以,当时人们用于描述与思想和意识有关的问题时,就喜欢用“心”和“肚”、“腹”、“胸”等与心有关的名词。比如说“胸有成竹”“满腹经文”,还有你所说的“心知肚明”。
相关推荐
- 08-11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成语
- 08-13 形容有话说不出的成语
- 09-08 表示站在高处向远看的四字成语一一高什么远什么
- 08-12 表示身上的汗水很多的成语
- 08-16 狗过了独木桥就不叫了,打一成语
- 12-28 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的成语
- 08-16 疯狂猜成语一个条虫子一只鸡是什么成语
- 08-16 形容一个人很急的成语
- 09-30 一张纸上五行图片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