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成语:耳什么目染

魏永林 发布于:2024-07-19 编辑于:2025-05-03 20:12:38 14805

成语:耳什么目染

可以是 耳濡目染:意思是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最早出自于唐代·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耳濡目染成语的近义词

一些比较接近的成语,包括:

1.感染于心:指个人和环境长时间接触,环境对个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情况和“耳濡目染”有些相似。

2.渐入佳境:指个人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或创作,慢慢开始融入到某种艺术或学术领域中,并逐渐取得成功。

3.熏陶洽闻:指通过和某人交往或学习某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4.汲取营养:指从外部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取所需的因素,作为自己的营养和成长的源泉。

这些成语与“耳濡目染”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近义词:耳闻目睹、耳熟能详、目染耳濡、见闻习染

释义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

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语法:

耳濡目染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示例:

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反义词:

充耳不闻、置若罔闻

耳闻目染,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它,的近义词包括耳闻目睹,耳熟能详,熟能生巧等

近义词是耳闻目睹,例如:

1.从小耳闻目睹爸爸妈妈亲热的少女不禁暗想:我、我这算是表白么?这么一想,脸不禁更红了。

2.从此便可自由出入制药厂内任何地方,更有机会耳闻目睹一些相对的秘密了。

什么什么耳目四字成语

包含“耳、目”的成语共有56个

1)稗耳贩目

2)闭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长目飞耳

5)耳聪目明

6)耳目闭塞

7)耳目导心

8)耳目股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众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击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视目食

18)耳视目听

19)耳闻目睹

20)耳闻目击

21)耳闻目见

22)耳闻目览

23)耳闻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贵耳贱目

26)豁人耳目

27)贱目贵耳

28)惊耳骇目

29)赁耳佣目 30)乱人耳目 31)目达耳通 32)目睹耳闻 33)目击耳闻 34)目见耳闻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视 40)倾耳侧目 41)倾耳注目 42)嵬目鸿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为目 48)庸耳俗目 49)悦人耳目 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属人耳目 54)耳闻不如目见 55)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56)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成语】: 发明耳目

【拼音】: fā míng ěr mù

【解释】: 发明:启发,使明白。意思是开阔视听,扩大见闻。

【出处】: 战国·楚·宋玉《风赋》:“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成语:耳什么目染

形容“为班集体做贡献”的成语有哪些

1、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2、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3、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4、群策群力: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5、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1、多吃多占: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22、百足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6、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7、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8、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9、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10、同力协契: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1、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12、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3、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4、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15、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6、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17、同甘共苦: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18、通力协作: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19、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什么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

山和海可以移动打一成语,例如:移山倒海

移山倒海 [ yí shān dǎo hǎi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例句:只要团结起来,我们老百姓也能移山倒海。

近义词: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天崩地裂 [ tiān bēng dì liè ]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瞒山过海

瞒山过海形容投机取巧,不按实际情况参加比赛或完成任务!

比如,在期末的体育考试中,小明瞒山过海,终于勉强及格。那你小明不爱参加体育活动,每当体育课时间,他都在屋里完成其他的作业。不跑步。不锻炼!体育老师经常找小明谈心,但是都无济于事。

形容清凉舒适的成语有哪些

1、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出处: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2、沁人心腑[ qìn rén xīn fǔ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3、沁人肺腑[ qìn rén fèi fǔ ]:吸入新鲜空气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俯。”

4、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5、神清气爽[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1.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2.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成语】: 惠风和畅

【拼音】: huì fēng hé chàng

【解释】: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回答 形容清凉舒适的成语有,风清月明,指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

风清月朗,指风凉爽,月明亮。

沁人心腑,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

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春风夏雨,指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高低加上哪两个字变成了四字成语

答:眼高手低。(加上眼和手这两个字)

详细解释:

发音:yǎn gāo shǒu dī

释义: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办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标准高;但实际工作能力低。

出处:

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例句:

他做事总是眼高手低,经常出错。

近义:

志大才疏不自量力好高骛远

反义: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