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话张口就来的成语
形容说话张口就来的成语
成语应该是脱口而出
脱口而出
拼音:
tuō kǒu ér chū
解释: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出处: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语法:
脱口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加思索地说话。
示例:
大作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
近义词:
信口开河、心直口快
反义词:
守口如瓶、一言不发
脱口而出 鼓舌扬唇等等
形容熟记于心,张口就来的成语是什么
出口成章: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言成章: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脱口成章: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脱口而出: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你好,我想应该是这些成语: 心直口快, 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夸夸其谈,娓娓而谈,侃侃而谈。 它们的意思大多指 在心里还没来得及想或思考,嘴里的话就吐出来了!速度极快的!
张口说话的成语
[释义]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八回:“虽然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大约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
鼓舌扬唇
[释义]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出口成章
语出惊人
喋喋不休
滔滔不绝,夸夸其谈,娓娓而谈,侃侃而谈。

什么不接的成语
青黄不接、风马不接、后手不接、
1、青黄不接
【解释】青:田里的青苗。黄:已成熟的谷物。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暂时的缺乏。
【出自】:元·官修《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近义词】:青黄未接、难以为继、半青半黄
【译文】:近一段时间以来,正是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的时候,各地粮食价格日渐高涨。
2、风马不接
【解释】: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出自】:宋·沈约《宋书·隐逸传·王弘之》:“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译文】:凡饯行送别,一定要有交情才行,我和殷仲文并没有来往,所以没有理由陪同从侍。
3、后手不接
【解释】: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大凡饯行送别,一定要有交情才行,下官和殷仲文没有来往,就不陪同从侍了。"
【译文】:凡是饯行送别的,一定要有交情才行,下官和殷仲文没有来往,就不陪同侍从了。
扩展资料:
半青半黄
【解释】: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出自】:朱熹·《朱子全书·学》:“今既要理会,也要理会取透,莫要半青半黄,下梢都不济事。”
【译文】:现在既然要领会,也要推敲取透,不要时机还没有成熟,下尾都不成功。
青黄未接
【解释】: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同“青黄不接”。
【出自】:宋·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译文】:百姓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吃在常平的十家中有九家。
是成语:青黄不接,
释义
基本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
古义
原指陈粮已经吃完,而新谷尚未成熟,发生粮荒。
今义
后比喻人力、物力、财力等暂时中断,一时接继不上。
例句
要提高教学质量,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状况。
我现在青黄不接,资金周转不灵,想向你借点钱。
青黄不接
造句
5、在以前,有时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政府还要徵粮,结果大家的生活更加困难。
6、目前国内遇到高科技研究人材青黄不接的窘况,只好引聘国外专家来补充
【成语】: 兵不接刃
【拼音】: bīng bù jiē rèn
【解释】: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出处】: 《吕氏春秋·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拼音代码】: bbjr
没有什么不接的成语。只有含不和接的成语,分别为:美中不足,不刊之论,不安于室,不安本分,不安其室,不拔之志,不拔之策,不拔一毛,不败之地,不白之冤,不卑不亢,不寒而栗,不择手段,不绝于耳,不可思议,不共戴天。
接人待物,接不上茬,接踵而至,再接再厉,连三接五,移花接木,应接不暇,待人接物,交头接耳,接风洗尘。
言中必有这四个字怎样组成成语
1.释义编辑 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2.典故编辑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示例编辑 古意:夫人不言,~。 ★《周书·武帝纪上》 今意:你还别说,他判断事情真的是不说而已,言必有中.
比喻共同合作做事的成语有哪些
1、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2、辅车唇齿:辅:嘴旁颊骨。车:牙床,即牙床骨。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指相互依存的双方。
3、通力合作: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
4、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5、患难与共: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成语】: 戮力一心
【拼音】: lù lì yī xīn
【解释】: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四》:“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
【举例造句】: 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
1、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2、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3、通力合作,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4、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5、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有关亲孝名言和成语
1.舐犊情深: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
(老牛舐犊、舐犊之爱)
2.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
(椿荣萱茂、双亲犹健)
3.义方之道:父母以正道教导子女。
(义方教子、教子有道、义方之训、趋庭之教)
4.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
(罔极之恩、昊天罔极)
5.无忝所生:勉励人进德修业,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扬名显亲)
6.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晨昏定省、问安视膳、扇枕温衾)
7.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承欢膝下、冬温夏凊)
8.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乌鸟私情、扇枕温被)
9.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
(菽水之义、口体之养、承欢膝下)
孝子贤孙 忠孝两全 移孝为忠 孝子爱日 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 披麻带孝 忠孝节义
相关推荐
- 07-26 天气热手机容易发烫
- 07-26 今年江苏南京的天气反常吗
- 07-26 格力空调热风不热怎么回事
- 07-26 英语专业辅修什么专业好
- 07-26 求像《失恋阵线联盟》类似的节奏比较欢快的歌曲
- 07-26 长沙地铁最早时间
- 07-26 形容软弱无能不坚强的成语
- 07-26 招呼不周表达歉意的精短句子
- 07-26 跟别人谈生意注意什么怎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