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简述成语词典,得陇望蜀,的由来

张伟 发布于:2024-07-18 编辑于:2025-05-03 18:11:49 15300

简述成语词典,得陇望蜀,的由来

得陇望蜀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简述成语词典,得陇望蜀,的由来

第一部成语系的词典是

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是《尔雅》。《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其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

《尔雅》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的著作

表达“共同经历患难,共渡难关”的成语有哪些

有下列成语:;

风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患难与共[ huàn nàn yǔ gòng ] :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出处:《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礼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休戚与共[ xiū qī yǔ gòng ] :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出处:《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形容夫妻患难与共的成语

同甘共苦

拼音:tóng gān gòng kǔ

解释: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译文:燕王吊祭死者,慰问生者,与百姓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共同进退。

例句:他们两人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一起生活了五十年。

2、患难与共

拼音:huàn nàn yǔ gòng

解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

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何玉凤、张金凤彼此性情相照,患难与共,那种你怜我爱的光景,不同寻常姐妹。

译文:何玉凤、张金凤彼此性情相同,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那种你敬我爱的情景,不同于平常的姐妹。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彼此关系密切。

例句: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最难做到的可能就是患难与共了!

3、风雨同舟

拼音:fēng yǔ tóng zhōu

解释: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春秋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形容夫妻同甘共苦的成语_四字成语8条

箪醪投川

成语释义:醪:醇酒。相传古有一良将,将所得酒倒在河里,让兵士从河中取水共饮。后表示将领爱惜部下,与部下同甘共苦。

含蓼问疾

成语释义: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鸿案鹿车

成语释义:鸿案:指梁鸿妻举案齐眉的事;鹿车:指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事。比喻夫妻相互敬重,同甘共苦。

患难夫妻

成语释义:患难:忧虑和灾难。指经受过困苦考验,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

举案齐眉

成语释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鸣野食苹

成语释义: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成语释义: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一瓜共食

成语释义:与将士同吃一个瓜。指与将士同甘共苦。

回单。戏形容的估计难遇和共同的成语。

自由。用于形成夫妻共患难的成语,有同甘共苦。

胃难与共。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Uv 1共。

Uv与共。

有个同行有难同当。

有福同享。

有难承担。

有钱一起挣。

值得一起分享。

夫妻。

夫妻恩爱。

袖口全开。

笑口常开。

越来越美。

中国词语最全的词典

《辞海》是在中华书局陆费逵先生主持下于1915年启动编辑的汉语工具书,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

《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二字源于陕西汉中著名的汉代崖摩石刻《石门颂》。巨著《辞海》是一个世纪好几代学人千锤百炼的结晶,是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先生决心编纂集中国单字、语词兼百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辞典,其宏博气势,令人钦敬。

并取“海纳百川”之意,将书名定为《辞海》。 2016年12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并向为这两项重大文化工程付出大量心血的广大专家学者及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