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成语是什么
出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成语是什么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意思:干大事不用顾及小的礼节,讲大礼节不用顾及小的责备。
大行:大的作为。细谨:小的谨慎。不辞:不怕。小让:小的谦让。 出处:《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沛公在鸿门宴上出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来叫沛公。沛公对樊哙说:“现在我出来,没有来得及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讲究小得谦让,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是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一行人离开那里,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少一个都不行的成语
缺一不可
发音 quē yī bù kě
释义 少一样也不行。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必不可少
成语拼音:bi bu ke shao
拼读声调:bì bù kě shǎo
成语释义: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不可或缺
成语拼音:bù kě huò quē
拼读声调:None
成语释义: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或:稍微。

形容永不罢休永不食言的成语
形容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词语:海枯石烂 1、海枯石烂 [ hǎi kū shí làn ] 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出处 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译文:等到我老了还是会重新来过,直到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将那断碑残础重新立起来。 例句 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一直为青年朋友们所向往。
2、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2、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3、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4、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5、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6、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夸一个人发散性思维强,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多,用什么成语或词语
成语:才思敏捷
英语:witty
粗细各异什么成语
粗细各异这不是成语,它是个常用语。正确的只有 粗中有细,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汉语成语,它的读音是cū zhōng yǒu xì,它的意思是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该成语最早是出自《西游记》。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面粗率,实际却很细致。
声势浩大的成语
【成语】: 浩浩汤汤
【拼音】: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解释】: 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举例造句】: 大江洪河出三峡,下底柱,奔腾冲突于平原之地,浩浩汤汤,莫之能御矣。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
1、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2、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3、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相关推荐
- 11-14 香港地铁报站是普通话吗
- 11-14 快手直播推广一次收费多少钱
- 11-14 4年级语文上册陀螺什么分段
- 11-14 汽车远近光一体大灯调法
- 11-14 如何关闭wegame的游戏自动更新功能
- 11-14 为什么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游戏会已停止工作
- 11-14 抖音电影券怎么兑换
- 11-14 去美国大峡谷旅行,有哪些经验和注意事项
- 11-14 冬天适合去的辽宁旅游地点
- 11-14 买一个l篮球比买一个足球多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