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20个易错成语,98%的孩子都会出错
太可怕了,20个易错成语,98%的孩子都会出错
最容易用错的20个成语
1、曾几何时
【解释】: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示例】: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台湾的不少报纸都有文史版……但曾几何时,这些文史版都统统砍掉了……
【误用】: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糟糠之妻
【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示例】: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3、久假不归
【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示例】: 图书馆严肃批评了久假不归的读者。
【误用】: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4、五风十雨
【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示例】: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5、走马观花
【释义】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示例】展会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是走马观花,略看一遍。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6、一文不名
【释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名:指钱币发出声响,一文不名就是口袋里没有一文银元可发出响声,意即清贫,身无分文。
【示例】:毒品害得许多人家徒四壁,一文不名。
【误用】:常错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一点价值都没有,后指人无用。
7、不忍卒读
【解释】: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示例】: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太凄惨了,一身疾病,孤苦伶仃,流落荒野……让人不忍卒读。
【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以为贬义词,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9、七月流火
【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10、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11、明日黄花
【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他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12、不学无术
【解释】: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示例】:他不学无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误用】: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13、首鼠两端
【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示例】:你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这样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的。
【误用】: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14、石破天惊
【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出人意料,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示例】:这篇文章意义不大,作者所提并非什么石破天惊之见。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5、相敬如宾
【解释】:特指夫妻相敬相爱,与“举案齐眉”含义类似。
【示例】:父母一生相敬如宾,是夫妻的典范。
【误用】: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16、求全责备
【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示例】: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17、身无长物
【解释】: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
【示例】:逃难至此,他已是身无长物,十分落魄。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8、胸无城府
【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以揣测得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示例】:他是个胸无城府的人,很是单纯坦率。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9、危言危行
【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20、罪不容诛
【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易错成语及解释
易错成语:万人空巷
解释: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20个易错字的成语
易成语 :显而易见、轻而易举、谈何容易、易如反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之不易、平易近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知易行难、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拔帜易帜、运移时易、易口以食、贤贤易色、至当不易、器小易盈、易地而处、难易相成、公平交易、临敌易将、众擎易举错成语 :错综复杂、错落有致、盘根错节、阴差阳错、觥筹交错、纵横交错、铸成大错、神经错乱、将错就错、大错特错、铸此大错、举直错枉、颠倒错乱、眼错不见、一差二错、蟠委错紾、参差错落、一差百错、根牙磐错、履舄交错、当面错过、杯觥交错、一念之错、冤假错案、无所错手足、错认颜标、参错重出、差三错四、错彩镂金、错落高下
有哪些容易错又常见的四字成语
经常容易出错的成语有:
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阴谋诡计(阴谋鬼计)
3、再接再厉(再接再励)
4、别出心裁(别出新裁)
5、以逸待劳(以逸代劳)
6、贻笑大方(遗笑大方)
7、出类拔萃(出类拔粹)
8、伶牙俐齿(伶牙利齿)
9、优哉游哉(悠哉悠哉)
10、戛然而止(嘎然而止)11、矫揉造作(娇柔造作)12、漫不经心(慢不经心)13、发人深省(发人深醒)14、直截了当(直接了当)15、揠苗助长(偃苗助长)16、振聋发聩(震聋发聩)17、名声鹊起(名声雀起)18、集思广益(集思广议)19、相辅相成(相辅相承)20、纷至沓来(纷至踏来)21、指手画脚(指手划脚)22、事倍功半(事倍工半)23、入不敷出(入不付出)24、不落窠臼(不落巢臼)25、老奸巨猾(老奸巨滑)26、拈花惹草(沾花惹草)27、挑肥拣瘦(挑肥检瘦)28、相形见绌(相形见拙)29、走投无路(走头无路)
常见的易错四字成语有:鸡飞狗跳、刀光剑影、井底之蛙、登高望远、画龙点睛等。
这些成语之所以常被人误用或误解,一方面是因为其字面出现的情景并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跟人们对其意义的深入掌握不够有关。
需要记得多关注成语出处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避免出现错误的使用。
1. “南辕北辙”容易加了一个“东”字变成了“南辕东辙”,带来了意思上的偏差,应该注意。
2. “画龙点睛”容易写成“话龙点睛”或“划龙点睛”,应特别留意。
3. “趁火打劫”容易将“火”字去掉,变成“趁打劫”,意思完全不同。
4. “饮水思源”容易将“源”字读成“原”,造成了错别字的问题,应进行纠正。
回答如下:1. 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
2. 不堪回首(bù kān huí shǒu)
3.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4. 不胜枚举(bù shèng méi jǔ)
5. 不言而喻(bù yán ér yù)
6. 不屑一顾(bù xiè yī gù)
7. 不以为意(bù yǐ wéi yì)
8. 不寒而栗(bù hán ér lì)
9. 不知疲倦(bù zhī pí juàn)
10. 不可或缺(bù kě huò quē)
1、别出心裁 [biéchūxīncái]: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新裁;不依旧样。”
意思相近易错的四字成语及造句
有些四字成语意思相近,容易混淆,比如“鱼龙混杂”和“龙蛇混杂”,都表示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再比如“步步为营”和“稳扎稳打”,都表示谨慎小心,不轻举妄动。
在使用这些成语时,要注意上下文,选用合适的成语。例如,“他们公司里鱼龙混杂,不知道谁是真心与你合作的人。”“团队为了取得胜利,要稳扎稳打,不能冒险行动。”
总之,熟练掌握四字成语,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富于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膘肥体壮,大腹便便。

表示方向的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是汉语中常见的成语形式之一,其中有很多表示方向的四字成语,如东南西北、南辕北辙、南柯一梦、东山再起等等。
这些成语都是通过描述方向来表达某种含义的。
其中,东南西北是最常见的表示方向的四字成语之一,它表示四个方向,即东、南、西、北。
这个成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用它来表示方向,指引行路。
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事物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南辕北辙是另一个表示方向的四字成语,它的意思是“车辕向南,车轮向北”,形容人的行动和目标不一致,走了弯路或者走了相反的方向。
这个成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用它来形容行车的方向不对,走了弯路。
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的行动和目标不一致,走了弯路或者走了相反的方向。
南柯一梦是另一个表示方向的四字成语,它的意思是“南柯一梦”,形容人在梦中经历了一场奇幻的旅程。
这个成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有一位叫做陈子昂的诗人,他写了一首诗叫做《登幽州台歌》,其中有一句“南柯一梦,谁念过”,后来这个成语就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人在梦中经历了一场奇幻的旅程。
东山再起是另一个表示方向的四字成语,它的意思是“东山再起”,形容人在失败后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获得成功。
这个成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有一位叫做李白的诗人,他曾经因为一些原因被贬到了岷山,后来他在岷山上写下了一首诗叫做《将进酒》,其中有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后来就演变成了“东山再起”,用来形容人在失败后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获得成功。
总之,表示方向的四字成语有很多,它们都是通过描述方向来表达某种含义的。
这些成语不仅具有语言美感,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如果想要学习和掌握这些成语,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参加语文课程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拿着弓箭跟剑的成语
剑拔弩张jiànbánǔzhāng[释义]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语出] 南朝·梁·袁昂《书评》:“梁鹄书如龙威虎振;剑弩拔张。”
[正音] 弩;不能读作“nú”。
[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弩;不能写作“努”。[近义] 一触即发 千钧一发 箭在弦上[反义] 销兵洗甲[用法] 用于形容双方冲突;已陷入一触即发的局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谢谢你的关注
剑拔弩张 【解释】: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自】: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示例】:法国兵舰在闽汪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双方冲突 。
以岁开头的成语
“岁”字开头的成语有岁暮天寒、岁月不居、岁寒三友、岁朘月耗、岁不与我、岁比不登、岁寒松柏、岁序更新、岁时伏腊等等。
一、岁暮天寒
读音
[suì mù tiān hán]
释义
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二、岁月不居
[suì yuè bù jū]
居:停留。指时光流逝。
三、岁寒三友
[ suì hán sān yǒu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四、岁朘月耗
[ suì juān yuè hào ]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五、岁不与我
[ suì bù yǔ wǒ ]
与:给。岁月不能再给我。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岁月不居,岁月蹉跎,岁聿云暮
岁寒三友,岁月如梭,岁月峥嵘
岁寒知松柏,岁月如流,岁不我与
岁暮天寒,岁寒松柏,岁稔年丰
岁月如梭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成语
以下是一些形容范围极为广阔的成语:
海阔天空:形容空间很广阔,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一望无际: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辽阔广大。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没有尽头,形容地域或范围非常广阔。
广阔天地: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也用来形容人生有无限可能。
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没有边界,也用来形容言谈或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漫无止境:指没有尽头,永远不会停止。
以上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范围极为广阔的场景或情况。
1.无边无垠 [ wú biān wú yín ]释义:释义: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牧羊记·北海牧羝》:“只见浪滔滔无边无际。”翻译:只看见海浪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2.无边无沿 [ wú biān wú yán ]释义: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出处:当代·徐光耀《平原烈火》:“就在这一块无边无沿的平原上,鱼儿一样地游来游去。”翻译:在这无边无际的平原上,像一条鱼一样游来游去。
相关推荐
- 08-16 经典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 儿童睡前故事
- 08-19 三心二意有三和二的成语
- 08-11 100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 08-19 学字开头的成语有什么
- 08-16 狗过了独木桥就不叫了,打一成语
- 08-11 跟航天有关的成语
- 08-16 篡改成语的广告有哪些
- 01-28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一般用于比喻哪些人
- 11-14 关于猫的成语和猫的卡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