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安抚的成语
表示安抚的成语
【安良除暴】: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安民济物】:济:救济;物:指人,公众。安抚百姓。旧时常用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
【并容偏覆】:并:一并;容:容纳;偏覆:偏爱遮盖、庇护。一并容纳庇护。指使用安抚的手段。
【出榜安民】:榜:旧指官府的告示。贴出告示,安抚人民。
【除暴安良】: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
【吊死问孤】:哀悼死者,安抚孤儿。
【恩威并行】: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恩威并用】: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恩威并重】: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指雁为羹,聊以自慰,屠门大嚼,望梅止渴,吉人天相,大器晚成,画饼充饥,后会有期,自我陶醉,堪以告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百般抚慰,聊胜于无,过屠大嚼,聊以解嘲、无微不至 、自我安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风平浪静,后会有期,时来运转 ,逢凶化吉 ,否极泰来,
百般抚慰、慰情胜无、大器晚成、
后会有期、堪以告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小不忍,则乱大谋。穷则思变
老当益壮,穷且弥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示“安慰”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是成语:百般抚慰,
意思: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慰”,普通话读音为wèi。“慰”的基本含义为使人心里安适,如慰问、慰劳;引申含义为心安,如慰志、宽慰。
在日常使用中,“慰”也常做动词,表示安慰,如自慰。
“慰”,初见于《说文》时代,会意字,从心,表示使人心情安适,本意是安慰。“慰”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百般抚慰
拼音:
bǎi bān fǔ wèi
解释:
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出处:
《中国通史》(第九册)第十一章第三节:“代宗对于河北安史降将虽然一味姑息,百般抚慰,但他们并未感恩戴德,反而视为软弱可欺。”
示例:
老妇人于是百般抚慰,把自己年轻时抚慰孩子的语句,一一背了出来。《九夜》
形容很会安慰人的成语有哪些
1、叨在知己: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2、万古长青:万古:千秋万代。千秋万代都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3、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4、自己先做一个好人,然后找和你相仿的人做你的朋友。能如此,友谊才能稳固地成长。
5、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6、恭默守静: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7、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用心创新精神。
8、萦绕眼前的,是芬芳灿烂的春光;偶然邂逅的,是刻骨铭心的美丽;飘荡心谷的,是挥之不去的依恋;陪伴身旁的,是温热依旧的祝福。愿你天天好心情。
9、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10、搔到痒处:比喻说话说到点子上。
11、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12、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13、枝附叶连:比喻上下关系紧密。
14、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就是那些,该放进心里的人。
安慰人心情的成语
百般抚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充饥画饼,大器晚成,对屠门而大嚼,过屠大嚼,过屠门而大嚼,后会有,期画饼充饥,吉人天相,堪以告慰,聊以慰藉,梅林止渴,三杯通大道,天相吉人,无官一身轻,止渴思梅,自我陶醉。
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能担当重担的人物要经过长期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抚问: 安慰的意思。安慰:(1)心情安适。例:有女儿在身边,她能得到一点安慰。 (2)使心情安适。例:安慰病人。你要多安慰安慰他,叫他别太难过。
安慰成语有哪些
表示安慰的四字成语
父母对孩子安抚的成语有那些
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烛达旦 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
韦编三绝、闻鸡起舞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谆谆教诲 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和开导。
学无止境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舐犊情深、大爱无边、无微不至、父爱如山、关怀备至等

什么有无成的成语
【白首空归】: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白首无成】:白首:白头,指年老。头发白了,一事无成。指到老没有成就。
【百事无成】: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百无所成】: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不成一事】: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画虎刻鹄】: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画龙刻鹄】: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老大徒伤】: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老大徒伤悲】: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事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一事未成】: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铸木镂冰】:指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塊(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筑室道谋】: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筑室谋道】:筑:建造;室:房屋;谋道: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发挥自身优势的成语
各显神通
【拼音】: gè xiǎn shén tōng
【解释】: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举例造句】:
【拼音代码】: gxst
【近义词】: 八仙过海
【反义词】:
【歇后语】: 八仙过海
【灯谜】: 孙猴子与杨二郎斗法
【用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个人有自己的本领
成语有: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扬长避短,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g cháng bì duǎn 。意思是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成语
【成语】: 运掉自如
【拼音】: yùn diào zì rú
【解释】: 指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
【出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五三:“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
形容不重视或漠不关心的,有哪些成语
1.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3.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6.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7.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8.不理不睬: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9.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10.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1.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12.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3.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14.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15.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反义词(形容重视和关心的成语): 1.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作主语、谓语、状语;指关心别人。 2.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关心。 3.置身其中:置:放置。把自己放在事情之中。形容对人对事能设身处地的关心、帮助。 4.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5.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是成语:置若罔闻,
释义
置:放置,搁置;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不理睬,好像没能听到一样。形容毫不关心或不予理会。
例句
今天你如果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日后必将后悔!
不管妻子怎么吼叫,他仍置若罔闻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
交通管理部门一再告诫不得酒后开车,可是总有司机置若罔闻。
1.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叶圣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漠不关心。”
2.冷眼旁观
意思是指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
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3.敷衍了事
意思是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相关推荐
- 07-26 三年级英语上册句子
- 07-26 黑板英语这么读
- 07-26 可以锻炼听力的英语歌曲
- 07-26 2020高考英语想考140以上,有哪些方法
- 07-26 seeutomorrow什么意思
- 07-26 英语字母26个读音
- 07-26 鞋子英文怎么
- 07-26 英文生日快乐的写法
- 07-26 humorous是什么意思?懒得查字典拉。呵呵呵
- 07-26 中考英语需要多少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