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形容“学习劲头很足”的成语有哪些

张伟 发布于:2024-07-18 编辑于:2025-07-17 03:26:45 13831

形容“学习劲头很足”的成语有哪些

1、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比喻先进的地位。 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清·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3、争先恐后[zhēng xiān kǒng hòu]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出处:明·屠勋《屠康僖公集·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4、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

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5、发奋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鼓足干劲 [ gǔ zú gàn jìn ]

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7、知难而进[zhī nán ér jìn]

迎着困难上。

8、急起直追[jí qǐ zhí zhuī]

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五回:“急起直追;犹虞不及。”

9、不甘雌伏[bù gān cí fú]

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10、力求上进[lì qiú shàng jìn]

力求,尽最大的努力。尽最大的努力向上、进步。

形容“学习劲头很足”的成语有哪些

成绩不稳定的四字成语

成绩不稳定四字成语跌宕起伏

跌宕起伏-词典

发音:diē dàng qǐ fú

释义: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例句:正因为曾经有过跌宕起伏的爱,才能在后来平凡的幸福里甘之如始。

近义:曲折离奇升腾跌宕

反义:一帆风顺

跟读书有关的成语故事

1.手不释卷:吕蒙听从吴主孙权的劝学,手不释卷的读书,成为一名儒将。

2.囊萤映雪:车胤因家贫买不起蜡烛,捉来萤火虫照亮,晚上读书。孙康在冬季靠雪的反光来读书。

3.凿壁偷光:匡衡凿开墙壁,借助邻居家的灯光来夜读。

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

1.悬梁刺股: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

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2.凿壁偷光:形容勤学苦读。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

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故事

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1、凿壁偷光

【成语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程门立雪

【成语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囊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